ID: 23803333

1.2 古代两河流域 过关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历史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19795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古代,两河流域,过关,2025-2026,学年,学期
  • cover
1.2 古代两河流域 过关练 2025-2026学年 上学期初中历史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楔形文字是已知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使用芦苇杆或木棒在泥板上刻写,其创造者是( ) A.古埃及人 B.苏美尔人 C.古印度人 D.古希腊人 2.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洪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为两河流域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材料强调了( ) A.各地区之间文明交流日益频繁 B.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特征 C.古代文明发展受自然条件影响 D.亚非文明不断延续和发展 3.下图“苏美尔人的战车”出自古代两河流域的乌尔王室陵,壁画描绘了苏美尔人战争的情景。下列描述反映这一地区文明发展的是( ) A.金字塔是该地区文明的象征 B.汉谟拉比完成了该地区中下游的统一 C.该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D.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该文明的鼎盛时期 4.下列图1、图2、图3中的文字分别是古代西亚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圣书体)和古代中国的甲骨文。经学者破译,发现三者构造方式都采用了会意、象形、表音等原则。这表明在古代( ) A.各地文明之间相互借鉴明显 B.文字的产生都源于字母文字 C.早期文明的发展具有相似性 D.文字的书写材料都是相同的 5.《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82条正文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这最能说明( ) A.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B.古巴比伦的奴隶制度相当发达 C.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D.法典主要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6.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排列事件的层次。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 A.①古代两河流域②古巴比伦③《汉谟拉比法典》 B.①罗马法②《十二铜表法》③爱琴文明 C.①自治城市②大学③早期资产阶级 D.①大化改新②公民公地③幕府 7.《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重要的法律文献,里面明确了各种职业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医生、理发师、建筑师等,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 ) A.涉及内容广泛 B.条例规范全面 C.重视职业规范 D.解决社会纠纷 8.下表内容所反映的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点是( ) 金字塔 金字塔上刻有“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的铭文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雕刻着太阳神向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浮雕 A.都起源于大河流域 B.都有高超建筑技艺 C.都是严格等级制度 D.都体现了君权神授 9.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该法典( ) A.保护奴隶的生命和安全 B.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确立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 D.成为近代欧洲各国法典的范本 10.大河流域是世界古代重要的文明发源地。世界某一地区的古代文明成就包括“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等,这一地区在下图中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下图是巴比伦古城遗址出土的一枚青金石滚印,其上先后刻有三段铭文,其文字一头粗,一头细,形状像木楔,笔画长短不一。此文物可以用于研究( ) A.尼罗河流域的文明 B.两河流域的文明 C.印度河流域的文明 D.黄河流域的文明 12.古代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土壤肥沃,人们培育出世界上最早的小麦;其地干旱少雨,人们为此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利工程。然而,长期的人工引流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分积累,人们逐渐培植了更耐盐、耐旱的大麦以取代小麦。上述现象说明( ) A.环境变化受制于生产活动 B.农业发展受制于技术手段 C.早期文明受制于地理条件 D.物种变异受制于水源灌溉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尼普尔城邑图》 发掘地点:两河流域绘制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