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3414

第8章酸、碱、盐及其应用 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日期:2025-11-2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3045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8章酸,及其,应用,综合,素质,评价
  • cover
第8章酸、碱、盐及其应用 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45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 5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6分) 1. 氮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使植物枝繁叶茂、叶色浓绿。下列物质中属于氮肥的是(  ) A. K2CO3 B. NH4HCO3 C. Ca(H2PO4)2 D. K2SO4 2. 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A. 柠檬汁(2~3) B. 鸡蛋清(7~8) C. 牙膏(8~9) D. 炉具清洁剂(12~13) 3. 下列是配制稀硫酸并探究其化学性质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4. 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C+O2CO2 B. CO2+2NaOH===Na2CO3+H2O C. HCl+AgNO3===AgCl↓+HNO3 D. 2NaHCO3Na2CO3+CO2↑+H2O 5. 向分别盛有下列物质的点滴板孔穴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  ) A. Fe2O3 B. Fe C. 稀NaOH溶液 D. Na2CO3溶液 6. 清代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强水(指强酸性的液体)”的条目下记载:性最猛烈,能蚀“五金”。“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水”可能是NaOH溶液 B. “五金”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铁 C. 银饰的打制过程主要利用了银的延展性 D. 用铜、锡和FeCl2溶液可验证铜、铁、锡的金属活动性 7. 如图是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对应溶液中只有1种溶质 B. 该实验是将稀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中 C. b点到c点pH变化的原因是H+和OH-发生反应 D. a点时,参加反应的HCl与NaOH的质量比为36. 5:40 8.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 酸雨的pH<7,则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C. 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所以盐溶液显中性 D. 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9. 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物质有KNO3、NaOH、X、BaCl2,其中X可能是(  ) A. CuSO4 B. K2CO3 C. NaNO3 D. MgCl2 10.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 B 检验NaOH是否完全变质 取样加水溶解,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 C 除去NaCl中的CaCl2、 Na2SO4 先加水溶解,再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2CO3溶液,然后过滤、蒸发 D 鉴别化肥KNO3和NH4Cl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11.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均可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K2SO4→BaSO4→Ba(NO3)2 B. Cu→ CuO →Cu(OH)2 C. Zn→ZnCl2→Zn(NO3)2 D. KNO3→KOH→Ba(OH)2 12. 化学兴趣小组在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欲对剩余废液的组成进行探究。将碳酸钠溶液加入剩余废液中,测得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析曲线可知,废液成分为CaCl2和HCl B. a点的实验现象为有气泡产生 C. b点到c点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不变 D. d点对应溶液中溶质为NaCl、Na2CO3 二、非选择题(共64分) 13. (6分)从下列物质中,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 氯化钠  B. 纯碱  C. 硝酸钾  D. 烧碱  E. 熟石灰  F. 稀硫酸 (1)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___。 (2)腐蚀性很强,工业上常用于造纸、炼油的是_____。 (3)“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指_____。 (4)农业上既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又能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_____。 (5)生活中作为食品调味剂的是_____。 (6)农业上常用的一种复合肥料是_____。 14. (10分)临床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抗酸药有氢氧化铝片、碳酸氢钠片、铝碳酸镁片等。抗酸药的标准之一是药物发生疗效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