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4123

【单元学习评价】浙教版(2024)科学八上 第3章第2节《物质的导电性》基础性学习评价(含解析)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27282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习,评价,3章第,基础性,物质的导电性,2节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第3章第2节《物质的导电性》基础性学习评价 答题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6.(1)    (2)    。 17.        。 18.(1)   (2)   (3)    19.            。 20.(1)   (2)   (3)    21.(1) 。 (2)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2.(1)   (2)    。(3)   。 (4) 23.(1)   。(2)   。 24.(1)   (2)    (3)   (4)    。 四、综合题(共3小题,25、26小题各6分,27小题8分,共20分) 25.(1) (2) (3) 。 26.(1) 。 (2) 。 (3) 。 27.(1)    (2)    (3)①    。 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10 ) 激光照射处 7 A B 2 E F ③/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第3章第2节 《物质的导电性》基础性学习评价 解析卷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人体通常会带静电,接触带有精密电子元件的电路板时,最好先用手触摸接地的金属板等,释放身体静电,保护电子元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触摸的金属板是绝缘体 B.人体与衣服摩擦时产生了新电荷,导致静电积累 C.“静电消除”后,人体内的正负电荷全部消失 D.手触摸接地的金属板“除电”时,人体通过金属板与大地连通 【答案】D 【解析】 A、为了将人体的静电释放掉,手触摸的金属板应该是导体,故A错误。 B、人身体与衣物摩擦带电,是由于电荷发生了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B错误。 C、摸金属体清除身体上的静电时,发生了电子的转移,所以人体的电荷不会全部消失,故C错误; D、静电释放器金属球和大地之间相连的应是导体,“除电”时,人体、静电释放器和大地连通构成回路,人体所带电荷经金属球流向大地,故D正确。 2.随着科技发展,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服务于人们的生活,许多电子设备用到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电路元件,它们是用下列哪种材料制成的(  ) A.导体 B.绝缘体 C.超导体 D.半导体 【答案】D 【解析】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根据半导体对光敏感的特性可制成光敏电阻。 3.下列关于电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可以导电,是因为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 B.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例如:橡胶、石墨 C.摩擦起电,是因为物体在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D.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答案】A 【解析】A.金属可以导电,是因为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故A正确; B.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例如:橡胶、陶瓷、塑料;石墨容易导电,是导体,故B错误; C.摩擦起电只是电荷发生了转移,并不会创造电荷,故C错误; 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流的大小无关,故D错误。 4.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粗细均匀的铅笔芯温度逐渐升高,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本实验影响该铅笔芯电阻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温度 B.电压 C.长度 D.电流 【答案】A 【解析】实验中铅笔芯的温度逐渐升高,电路中电流变大,电阻变小,说明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发生改变。 5.实验课上,小华同学拿起一只滑动变阻器,看到铭牌上标有“20Ω 2A”的字样,如图所示。几位同学讨论时说出了以下几种对铭牌意义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电阻的最小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B.电阻的最小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小电流是2A C.电阻的最大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D.电阻的最大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小电流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