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5304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3.2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9-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1627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自然保护区,教学设计,安全,生态,教版,必修
  • cover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学设计 学习主题:跌宕起伏的野猪命运 教学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大到强、将强未强,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这也是国家安全的高风险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为此2020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特别强调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筑牢国家安全防线。生态安全就是国家安全的16个重要内容之一。 课程标准和地理学核心素养是开展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年修订)》指出,地理学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肩负着生态安全教育的学科责任。四大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价值理念就是人地协调观,生态安全就是协调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保护生态安全是符合我国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课标分析 本节课对应的课标是:3.6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课标之中包含了三个重点:①结合实际案例,②要提供情境素材作为“说明材料”,用来分析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③要在课堂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足学生“说明的机会”。基于以上三点教师应当从生活实际出发选取贴近生活的案例,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人地协调观,并最终形成合理的教学体系。 教材分析 基于对课标3.6的理解,在具体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当要结合实际案例创设情境。由于情境素材的选择至关重要,它是连接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的桥梁,但本节教材内容中的案例离学生生活较远,我在符合教材中关于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等核心概念的定义下,选取了当下的热点事件野猪与人类生活的冲突,因为野猪热点高、关注度高,容易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和欲望。这也方便学生进行课前、课后的调查,完成知识的运用与迁移,从而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本节内容是选择性必修3的第二节,不仅可以为第三节、第四节的内容学习铺垫,也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自然、人文的地理学基础知识体系构建的比较完善,且通过选必三前期章节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国家安全知识。这为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造成影响和解决措施都提供了知识铺垫。并且作为高年级学生,地理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能力、地理现象的解释与预测能力和跨学科整合与应用能力都有较大成长,非常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高度融入情境,从而推动学科素养的生成。 学习目标 1.理解生态保护政策的调整与国家安全的维护;(人地协调) 2.动手绘制野猪食物链图、野猪与生态系统关系图,提高收集、处理、表达地理信息的能力;(地理实践力) 3.认识南京地区的人兽冲突原因,熟悉自然保护区的分层、分级规划,为培养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为有促进作用(区域认知) 4.综合多要素,分析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有何积极意义。(综合思维)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安全之间的辩证关系; 2.环境问题在国际合作中的利益冲突 难点:1.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环境问题在时空尺度上的复杂性; 2.生态平衡的维护措施 教学准备和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情境素材(相关图文资料)、ppt制作等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问题式教学法、自主探究法、跨学科主题学习 核心理念 人地协调观、人命运共同体、国家安全 板书设计 主板书: 副板书: 教学实施过程 篇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野猪出没 【展示】关于岳飞《满江红》的创作背景的文字资料———岳飞《满江红》背后,你不知道的南京故事。 【过渡、讲授】环境问题不仅在常规国家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对南京产生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