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5961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09-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10936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逻辑,必修,选择性,编版,统编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1.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下列关于事物的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B.此物之所以为此物,并区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其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C.质的规定性不同于量的规定性,一定事物的质总是稳定不变的 D.质总是一定事物的质,现实中没有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质 2.(2024·河南南阳月考)后母戊鼎,1939年3月在河南省安阳市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材料中描述后母戊鼎的质的语句有(  ) ①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 ②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 ③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 ④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3.“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量变不会引起质变 B.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改变事物变化的必然趋势 C.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都不可能发生 D.任何事物的量变引起的质变都是前进上升运动 4.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思维状况既有上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影子”,又向下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趋近。例如:学前儿童的思维继承着婴儿动作思维的特点,但形象思维也开始发展起来。这表明(  ) ①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是一个突变的过程 ③事物的量变最终必然引起质变 ④事物的发展存在前后相继的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知识点二 把握适度原则 5.关于“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 ②度是事物保持自己量的质的界限 ③度是事物变化的关节点 ④质和量的统一为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6.(2024·福建南平月考)香皂具有抑菌的作用。如果长期使用专门除菌的香皂,在消灭细菌的同时,也会杀死保护皮肤的正常菌群,过度地使用除菌香皂也会导致皮肤产生大量的耐药菌,对传统灭菌产生抵抗,可能会引发感染。这说明(  ) ①在度的范围之内,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要坚持适度思维 ②量是关节点范围内的规定,是引起质变的节点,要重视量的积累 ③质是量的运动范围和变化幅度,积极创造条件使该物转化为他物 ④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防止过犹不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4·河北衡水月考)根据2024年3月实施的酒驾检验标准,以血液中乙醇含量为例:酒驾为大于等于0.20 mg/mL,醉驾为大于等于0.80 mg/mL。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依法处暂扣6个月驾照,并处1 000—2 000元罚款。醉酒驾驶机动车辆的则依法处吊销驾照且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追究刑责。这说明(  )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事物就会发生质变 ②度是事物量变达到的极限 ③超出度的范围,质与量的统一就会破裂 ④要被动地适应事物的存在状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4·河北衡水月考)近年来,对于学生手机的管理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一方面,手机是学生联系家人、探求新知的有益助手;另一方面,学生存在沉迷手机游戏、视力损伤等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报告称,学生成绩下降与过度使用手机有关。这给学生的启示是,使用手机(  ) ①要顺应事物的存在状态,做到随遇而安 ②要坚持折中主义的立场,做到适可而止 ③要从有益健康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