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7748

3《百合花》《哦,香雪》课件(共24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1234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小说思维导图】 环境② 人物④ 情节③ 主题① 作者 ⑤ 读者⑥ (艺术效果)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两位女主角———一位是战火中的白衣天使,一位是深山里的“北京”姑娘———正等着与我们相遇。 青春的诗行 ———《百合花》vs《哦,香雪》对比阅读 【学习目标】 1. 读得懂(基础): 梳理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 看得透(核心): 精准分析两篇小说的“诗化小说”特质。 3. 用得活(高阶): 在比较中深化理解,并能迁移运用于鉴赏与解题。 【作家档案室】 ———(风格迥异的两位大神) 茹志鹃(《百合花》1958.3) 风格标签:清新俊逸、诗情画意,战地百合、细节大师 著名观点:我决定“不赔眼泪”(写战争不刻意煽情) 她像一位用工笔细描的画家,画出了战火中的一抹温柔。 铁凝(《哦,香雪》1982.6) 风格标签:清新明丽、蕴藉抒情,寻梦火车、心灵画家 著名观点:文学要有“对生活的体贴和爱” 她像一位用镜头记录故事的导演,拍出了大山里的诗和远方。 一位用“显微镜”看战争,一位用“望远镜”望未来。 【概念核心:何为“诗化小说”】 定义: 用写诗的方式写小说,重抒情、轻情节。 三大特征(口诀:情意散): 意境美(情): 营造抒情氛围,淡化矛盾冲突。 意象美(意): 拥有核心象征物,承载深刻内涵。 结构散(散): 情节松散,形散神聚,如散文般流畅。 【《百合花》:战火中的诗意绽放】 情节快照: 小通讯员 → 借被子 → 牺牲 → 新媳妇献被 核心之问: 这真的是一个关于“战争”的故事吗? (引导同学们思考其非英雄化叙事) 【《百合花》诗化分析一:意象系统】 核心意象:百合花被子 象征: 纯洁、深情、军民鱼水情。 经典意象:枪筒里的野菊花 象征: 铁血与浪漫的交织,对生活的热爱。 总结: 意象群共同指向人性美与人情美。 【《百合花》诗化分析二:细节与意境】 诗化细节: “衣肩上的破洞” → 情感的纽带 “新媳妇的‘瞪’、‘劈手’、‘缝’” → 无言的悲恸与崇高 诗化意境: 秋野的清香、宁静的夜晚 → 淡化血腥,突出美好。 【《哦,香雪》:远方传来的诗意呼唤】 情节快照: 大山深处 → 火车停留一分钟 → 香雪换铅笔盒 核心之问: 这仅仅是一个关于“物质”渴望的故事吗? (引导同学们思考其精神追求) 【《哦,香雪》诗化分析一:意象系统】 核心意象:火车 象征: 现代文明、未知世界、时代的脉搏。 核心意象:铅笔盒 象征: 知识、尊严、自我的觉醒。 环境意象:大山、月光 → 传统、宁静、诗意的基础。 【《哦,香雪》诗化分析二:心理与意境】 诗化心理: 大量内心独白,极致展现香雪的憧憬、羞怯、勇敢与执着。 诗化意境: 群山静谧、月光如水、铁轨闪亮 → 为纯真的梦想铺设舞台。 【比较阅读第一组:时代与青春】 《百合花》: 时代: 战争年代 青春: 奉献型青春 → 在集体中牺牲小我,绽放价值。 《哦,香雪》: 时代: 改革开放初期 青春: 觉醒型青春 → 个体意识萌发,向外追寻价值。 结论: 时代谱曲,青春吟唱。 【比较阅读第二组:意象的对话】 “百合花” vs “火车/铅笔盒” 共性: 都是诗化象征,超越本身。 差异: 百合花: 指向内部的情感与道德世界,是回顾与珍藏。 火车: 指向外部的文明与未来世界,是展望与追求。 【比较阅读第三组:情感基调】 《百合花》: 清新、隽永、含蓄而感伤 → 一曲挽歌。 《哦,香雪》: 纯净、热切、憧憬中带点忧伤 → 一首希望之歌。 老师点评: 一位是“深情的回忆”,一位是“激动的直播”。 【深度思考:“诗化”之下】 《百合花》: 极致的“美”是否反衬了战争的“残酷”? 《哦,香雪》: 对“现代化”的诗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