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测试卷 满分100分,限时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 A. 秦朝 B. 隋朝 C. 唐朝 D. 元朝 2. 科举制诞生的标志是( ) A. 隋文帝废除选官制度 B. 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 C.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D. 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3.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4. 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 A. 八王之乱 B. 安史之乱 C. 黄巢起义 D. 藩镇割据 5. 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少数民族领袖,他于1038年自立为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府。他是( ) A. 耶律阿保机 B. 完颜阿骨打 C. 元昊 D. 成吉思汗 6. 北宋为了防止武将专权,采取的措施是( ) A. 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B. 削弱相权 C. 设通判监督知州 D. 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7. 南宋时期,有一位外国商人运送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应该到哪个机构办理相关手续( ) A. 市舶司 B. 蕃坊 C. 蕃学 D. 宣政院 8.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 A. 辽 B. 西夏 C. 金 D. 元 9. 元朝时,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的机构是( ) A 中书省 B. 行中书省 C. 宣政院 D. 澎湖巡检司 10.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的是( )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11. 明朝建立后,为了强化皇权,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是( ) A. 废除丞相制度 B. 设立三司 C.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D. 八股取士 12. 他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他是( ) A. 张骞 B. 玄奘 C. 鉴真 D. 郑和 13. 明朝时期,为了抵御倭寇侵扰,涌现出了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是( ) A. 岳飞 B. 文天祥 C. 戚继光 D. 郑成功 14. 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 A. 郑和 B. 戚继光 C. 郑成功 D. 康熙帝 15. 清朝时,设立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是( ) A. 中书省 B. 枢密院 C. 军机处 D. 宣政院 16. 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册封达赖和班禅 B. 设置驻藏大臣 C. 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D. 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17.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这一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是( ) A. 对西方殖民者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B. 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 C. 加强了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D. 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 18.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 《齐民要术》 B. 《农政全书》 C. 《天工开物》 D. 《本草纲目》 19. 我国古典小说艺术的巅峰之作是 A. 《水浒传》 B. 《三国演义》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20.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它形成于( )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皮日休《汴河铭》 (1)材料一中的“此河”指的是什么河 它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 (2)根据材料二,说说这条河的开通有什么作用。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条河的看法。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二 “外甥是先皇帝舅甥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上书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