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九年级化学 上册·人教版2024 学习内容导览 氧气的性质 2 制取氧气 1 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2.培养实验设计和实验动手能力。 3.体会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明·学习目标 引·新课导入 我们知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跟很多物质发生反应。那么,在实验中我们用到的这些氧气是如何得到的呢? O2 制取氧气 01 一、制取氧气 1.知识与技能 探·知识奥秘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1)试剂: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 (2)原理: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发生装置:固体加热装置 注意: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放一团棉花 (4)收集装置:排水法(较纯净但不干燥)、向上排空气法(较干燥但不纯净) 2.实验与探究 探·知识奥秘 一、制取氧气 【实验用品】 试管 单孔橡胶塞 酒精灯 铁架台 水槽 集气瓶 玻璃导管 乳胶管 升降台 棉花 高锰酸钾 探·知识奥秘 一、制取氧气 气体发生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 【实验步骤】 (1)选择仪器装置 A.试管 B.铁架台 C.酒精灯 D.导管 E.集气瓶 F.水槽 探·知识奥秘 一、制取氧气 (2)发生装置组装 ①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确认装置不漏气后,拔出橡胶塞,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③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管口,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探·知识奥秘 一、制取氧气 (3)收集装置组装 将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 探·知识奥秘 一、制取氧气 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及要求: 导管只能伸于集气瓶口 在管口塞一团棉花 夹持在距管口约1/3处 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 药品平铺 外焰加热 导管伸出橡 皮塞约0.5cm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探·知识奥秘 一、制取氧气 (4)进行实验 ①加热试管。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 ②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③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实验台上。 探·知识奥秘 一、制取氧气 (5)结束实验 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为什么先撤导管,后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水倒吸回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 探·知识奥秘 一、制取氧气 (1)查—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向试管中装入药品; (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5)收—收集氧气; (6)离—将导气管撤离水槽; (7)熄—熄灭酒精灯,冷却后拆除装置。 (6)实验步骤总结 3.问题与交流 探·知识奥秘 一、制取氧气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1)如何向试管中装入高锰酸钾粉末? 一斜二送三直立 (3)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为什么不能立即收集?什么时候开始收集? 刚开始排出的是管内的空气,使收集的气体不纯净,当气泡均匀连续放出时,就可以收集了 (4)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要正立放在桌面上?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倒放会使氧气从瓶口与玻璃片的缝隙中跑掉 3.问题与交流 探·知识奥秘 一、制取氧气 (6) 如果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没等装置中的空气排净便开始收集氧气;排水集气时,集气瓶中的水没有完全充满,还留有气泡;收集完气体后,玻璃片与集气瓶口之间密封不好。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