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8777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16 第四单元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课件-历史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日期:2025-09-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41978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民族政策,治理,社会,制度,国家,选必
  • cover
(课件网)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基础课)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课程标准 了解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历史意义 子目逻辑 本课三个子目内容比较多,但内容并不复杂,基本平衡,阶段清晰。第一子目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前两段介绍了背景,重点了解五个自治区的基本情况。第二子目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重点介绍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情况。第三子目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其内容很重要,地位突出,但所占篇幅不多 关键导览 一项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任务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背景 (1)历史因素: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居住、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逐渐形成了_____格局。 多元一体 (2)现实因素:在旧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几乎完全被排除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3)党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逐步明确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_____,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 2.过程 1941年 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_____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 1945年 中共中央提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区域自治” 1947年 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刚刚解放的内蒙古地区成立_____ 民族平等 内蒙古自治区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 3.标志: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内容 ①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②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③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规定的_____。 自治权 (2)思考: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得了哪些成就? 提示:_____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先后成立。此外,还成立了一批自治州、自治县(旗)。 图解历史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概念阐释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行使自治权的制度。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误区警示 民族区域自治≠完全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并非完全自治,也不是“民族自治”,自治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力,不是由某一民族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规定的自治权。 教材隐性知识 1.观察教材P75插图《2015年8月9日,56个民族火炬手共同点燃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主火炬》,思考:通过这幅插图,我们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提示 说明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2.观察教材P76《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思考:从地理分布方面来看,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机构的分布有何特点?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特点: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原因:与历史上少数民族分布区域相吻合。 视角 新中国20世纪50-60年代的民族政策 材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