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8938

第9课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第二课时(教案)小学 五年级上册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5年秋

日期:2025-10-03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242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上册,五年级,9课
  • cover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教案 第四单元 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 第9课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古代技术创造与四大发明的价值,增强民族科技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道德素养:学习古代工匠与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培养崇尚劳动、追求卓越的品质。 法治观念:知晓古代科技遗产受保护的内涵,理解传承科技文明是公民责任。 健全人格:了解技术创造与四大发明的影响,提升对中华科技文明的认知能力。 责任意识:主动探寻古代科技智慧,承担传承创新精神、助力科技发展的责任。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技术创造和对世界文明影响深远的四大发明。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并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古代科技巨人和传统科学成就。这节课,我们继续探寻中华古代科技的魅力 ——— 从重达 800 多千克的司母戊鼎,到薄如蝉翼的素纱襌衣,再到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每一项都藏着祖先的智慧。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伟大的技术创造,感受中华科技曾经的辉煌吧!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新课教学】 (一)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 【观看视频】了解我国古代技术创造———司母戊鼎。 3000 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 烂辉煌的青铜文明。商朝的司母戊鼎(有 学者认为应称之为“后母戊鼎”)重 800 多千克,工艺十分复杂。 【阅读角】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史上最清凉的透视装———西汉素纱襌衣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也是最早生产丝绸的国家。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素纱衣,柔软透明,薄如蝉翼,重 40 多克,距今已有 2000多年。它充分表明,我国丝织技术在很早便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阅读角】阅读教材,了解我国东汉青瓷四系罐。 我国素有“瓷国”之称。河南洛阳出土的东汉青瓷四系罐表明,早在近 2000 年前,我国的能工巧匠已发明比较成熟的制瓷技术。而欧洲人直到 18世纪初才仿制成功。到了宋代,我国的瓷器制作技术更加成熟。这一时期的瓷器,品种繁多,器型丰富,烧制精美。当时的瓷器还远销海外,名扬世界。 【看一看】观看视频,了解“都江堰工程”。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岷江上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的 设计极其巧妙,在高山和平原交接处, 利用地势和河道,把成都平原变成了“天 府之国”。2000 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 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作用。它凝聚着中 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 【知识窗】形态各异的青铜器、绚丽多彩的丝绸、精美绝伦的瓷器、造福千秋的工程建设等,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与勤劳智慧。 【阅读角】阅读教材,了解我国赵州桥。 赵州桥由隋朝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闻名世界的古老的石拱桥。全桥有一个主拱,在主拱的两端,又各设两个小拱。这种创造性的设计,既节省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又可以扩大泄洪量,减少洪水对石桥的冲击,延长石桥的寿命。 【阅读角】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南海一号。 (二)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知识窗】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中华民族杰出的发明创造,也是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阅读角】阅读教材故事,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 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 出了成本低廉、便于书写的纸。造纸术 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 革命。 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从中国学到了造纸的技术。中国造纸术也传播到了中亚的一些国家,之后传到印度和阿拉伯。通过阿拉伯人,造纸术又传入欧洲、非洲和美洲。 【说一说】 在发明和大量使用纸以前, 我国通常用竹木简或丝帛作为书写材料。说一说,同纸相比,这些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