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9971

03 板块一 立体拓展进阶练 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课件—2026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日期:2025-10-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67990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阅读,课件,复习,专题,二轮,语文
  • cover
(课件网) 板块一 立体拓展进阶练 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命题解读一:多元组材,增加考查厚度 01 命题解读二:创新命题思路,考查思维品质 02 命题解读一:多元组材,增加考查厚度 命题变式1 文论+政论 一、(2025·长郡中学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材料一: 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人非行无以成,行非信无以立。故行之于人,譬济之须舟也;信之于行,犹舟之待楫也。将涉大川,非舟何以济之?欲泛方舟,非楫何以行之?今人虽欲为善而不知立行,犹无舟而济川也;虽欲立行而不知立信,犹无楫而行舟也。昔 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齐侯不信,曰:“使柳季云是,则请受之。”鲁使柳季,柳季曰:“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也。”乃献岑鼎。小邾射[注]以邑奔鲁,曰:“使子路要我,吾无盟矣。”乃使子路。子路辞焉。季康子谓之曰:“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一言,子何辱焉?”子路曰:“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不义也,由不能矣。”夫柳季、季路,鲁之匹夫,立信于衡门,而声驰于天下。故齐邾不信千乘之盟而重二子之言信之为德岂不大哉!故言必如言, 信之符也。君子知诚信之为贵,故必诚信而行;君王知诚信之为贵,故以信施救则立,以信莅事则正,以信赏罚则明。由此而言:信之为行,其德大矣! (选自《刘子》,有删改) 材料二: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曰:“孔子曰‘民无信不立’,昔项羽既入咸阳,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谁夺耶?”房玄龄对曰:“仁、义、礼、智、信,谓之五常,废一不可,能勤行之,甚有裨益,殷纣狎侮五常,武王夺之;项氏以无信为汉高祖所夺。诚如圣旨。” (选自《贞观政要》卷五·论诚信,有删改) 【注】 射:人名,小邾国的大臣。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故齐邾不信千乘之盟而重二子之言信之为德岂不大哉! [解析] 句意:因此齐国、小邾国不相信千乘之国的盟誓,却看重两位先生的话,守信作为美德,难道不重要吗!“故齐邾不信千乘之盟”中,“千乘之盟”作“不信”的宾语,故C处断开;“而重二子之言”中,“二子之言”作“重”的宾语,故E处断开;“信之为德”语意完整,“德”作“为”的宾语,故G处断开。综上,在C、E、G三处断开。 [答案] CEG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红色)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要,在文中是“约定”的意思。与《鸿门宴》“张良出,要项伯”中的“要”的意思相同。 B.辞,在文中是“拒绝”的意思。与《琵琶行》“莫辞更坐弹一曲”中的“辞”意思相同。 C.衡门,在文中指“简陋的房屋”,与《归去来兮辞》“乃瞻衡宇”中的“衡宇”意思相同。 D.的,在文中是“的确”的意思。与《与妻书》“的的非吾所忍”中的“的”意思相同。 √ A [A项,“意思相同”错误。约定;同“邀”,邀请。句意:如果派子路来与我约定。/张良出去,邀请项伯。B项,正确。句意:子路拒绝了。/请你不要拒绝,再坐下来弹一曲。C项,正确。句意:在民间诚实守信。/于是看见了自家的房子。D项,正确。句意:的确不知道谁是佞臣。/的确不是我能忍受的。故选A。] 3.下列对材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