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0189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单元综合测评3 大气变化的效应(含答案)--高中鲁教版地理选必1

日期:2025-09-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17299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效应,选必,地理,教版,中鲁,高中鲁
    单元综合测评(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B C B D C B C B C D B A D C C 17.(1)7月。理由:南亚高压是暖性高压,是低层气流辐合上升、高层空气堆积而形成的高压;北半球夏季气温高,上升气流强,故南亚高压强度最大的月份可能为7月。 (2)气候特征:西岸干旱炎热,东岸高温多雨。 成因:30°N~40°N亚欧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30°N~40°N亚欧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形成季风气候,7月受从海洋吹向陆地的东南季风影响。 (3)南亚高压位置偏北,在对流层高层给华北地区带来辐散,近地面大气辐合,气流上升,造成华北地区降水偏多;在低层,气流在长江流域辐散,气流下沉,长江流域降水偏少;南亚高压位置偏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导致我国雨带位置偏北,易造成北涝南旱。 18.(1)1月气压带、风带南移,甲地受西风控制;西风遇到青藏高原阻挡,流速减慢,气流辐合上升;叠加因地形导致的抬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2)高压(脊)。气流水平辐散,造成水汽扩散;且气流下沉增温,炎热干燥。 (3)1月西风辐合不明显,降水较甲地少;7月西风能带来一定降水,降水较甲地多;深居内陆,气候的大陆性更强,夏热冬冷,年温差大。 19.(1)北 (2)B 温带海洋性气候 该地西侧受阿拉斯加暖流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盛行西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 (3)丙 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1.A 2.B [第1题,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从表中看,该地18-21日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出现雨雪天气,为冷锋过境。A为冷锋,B为暖锋,C为气旋,D为反气旋,A正确。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梅雨天气是受准静止锋的影响,A错误;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是受热带气旋的影响,C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出现的天气,D错误;华北地区春季的沙尘暴天气可能为冷锋过境造成的,B正确。] 3.C 4.B [第3题,由图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过境时有明显的降水和大风出现,故判断其为冷锋。第4题,图中气温和气压出现明显转折的时间为31日,并且降水和大风也出现在31日,所以该天气系统的过境日期为31日。] 5.D 6.C [第5题,读图可知,图中甲地有低压系统,可能带来较大降雨,且该地区多山,有可能形成滑坡、泥石流灾害;该地位于内陆地区,一般不会形成台风;阴雨天气,发生森林火灾可能性小;甲地位于东侧低压槽附近,并无强烈冷空气南下。第6题,读图可知,此时北京位于冷锋锋前,两三天内会有一次冷锋过境过程,若冷锋过境带来降雨,可以明显减轻大气污染,使可吸入颗粒物减少;冷锋过境后,天气转晴,北京在冷空气控制下,气温会降低,气压会上升;由于气压北高南低,整个冷锋过境过程,包括过境后,北京吹偏北风。] 7.B 8.C [第7题,澳大利亚北部西北风的成因是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故其形成和东北信风以及地转偏向力密切相关,B正确。第8题,该季节澳大利亚北部西北风是由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M地冬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两者成因不同,A错误。该季节澳大利亚北部西北风是由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而N地夏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两者成因不同,B错误。M地夏季风的性质是温暖湿润,该季节澳大利亚北部西北风的性质是温暖湿润,故两者性质相同,C正确。该季节澳大利亚北部西北风的性质是温暖湿润,N地冬季风的性质是寒冷干燥,故两者性质不同,D错误。] 9.B 10.C [第9题,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知,位于30°和赤道之间的为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