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0827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主题拓展专练4 水平衡原理.docx(含答案)--高中湘教版地理选必1

日期:2025-09-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5404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docx,选必,地理,教版,高中,答案
    主题拓展专练(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B A D C C D A B C D A 12.(1)地下水补给。地下水位始终高于南湖湖水水位;南湖湖水水位的变化与地下水位变化一致;南湖湖水水位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小。 (2)两湖泊位于内流区,其水量收入与支出大体平衡;由于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两湖接受地下水补给,降水量和地下水补给量之和大致等于蒸发量。 1.B 2.A [第1题,据图分析,4—5月该地降水量增加,C、D错误;车尔臣河冬末春初的河流补给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而4—5月河流径流量保持稳定,但此时季节性积雪消融减少,应与4—5月降水增加有关。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夏季温度最高,高山冰雪融水最大,所以车尔臣河夏季主要补给为高山区的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综上所述,车尔臣河流域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结合所学知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高山冰雪融水增加,使夏季流量也有所增加。] 3.D 4.C [第3题,读图可知,总补给量与总排泄量基本相等,所以输入与输出基本相等,即全年净补给量基本为零。故选D。第4题,湖泊四周被海拔1 000多米的沙山环抱,削减风速,减少蒸发。故选C。] 5.C 6.D 7.A [第5题,土壤水分的变化取决于水分收入与支出的数量关系,若收入大于支出,则表层土壤水分增多,反之则减少。读图可知,8月相对于7月表层土壤水分是增多的,说明土壤水分收入大于支出。故选C。第6题,该区域表层土壤水分的收入主要是降水,支出主要有蒸发(蒸腾)和雨水的渗漏。7月、8月虽然雨水多,但由于前期土壤缺水,因此下渗到深层土壤的水分较多;该时期气温高,且植被生长旺盛,蒸发(蒸腾)量大增,从而导致表层土壤含水量较小。故选D。第7题,植被对表层土壤的水分状况影响很大,如果过度恢复植被,会因植物消耗水分剧增而造成表层土壤水分大量减少(干化)。故选A。] 8.B 9.C [第8题,读图可知,两条大河所处的纬度较高,冬季降雪较多,6月气温回升时,多积雪融水补给,B正确;两条大河受海洋影响小,气候的大陆性显著,大气降水较少;两条大河流域内冰川分布较少;地下水补给的季节变化较小。第9题,鄂毕河的沼泽面积大,沼泽具有调节径流的功能,C正确;两条大河都位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气温、降水和植被覆盖率的差别小。] 10.D 11.A [第10题,根据材料及图中经纬度可知,早期哈素海蓄水面积年内变化大是由于地处季风区,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大,D正确。第11题,读图可知,哈素海部分明水区变成芦苇区,湖泊面积缩小,集水功能减弱,原先明水区可能退化成沼泽,生态环境恶化,A正确,B、D错误;盐碱化是湖泊周围土地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C错误。] 12.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地下水位始终高于南湖湖水水位,且南湖湖水水位的变化与地下水位变化一致,而南湖湖水水位变化与大气降水变化的相关性小,表明南湖湖水水位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小。所以南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地下水补给。第(2)题,由材料可知,两湖泊位于内流区。“多年来,两湖泊面积和水深基本保持稳定”表明其水量收入与支出大体平衡,但由于蒸发量(3 000~4 000 mm)远大于降水量(100 mm),而由上题分析可知,两湖主要补给水源为地下水补给。所以,“两湖泊面积和水深基本保持稳定”的原因是降水量和地下水补给量之和大致等于蒸发量。 1 / 2主题拓展专练(四) 水平衡原理 一、选择题 车尔臣河位于昆仑山北麓。下图为车尔臣河流域月均降水、径流及水资源年内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4—5月河流径流量保持稳定,原因可能是(  ) A.降水增加,消融增加 B.降水增加,消融减少 C.降水减少,消融增加 D.降水减少,消融减少 2.与车尔臣河流域年径流量变化特征关联度最大的是(  ) A.夏季流量       B.秋季流量 C.冬季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