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突破练(5) 1 2 3 4 5 6 7 8 D A D C B D A D 9.(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1分)(1)苏丹Ⅲ染液(1分) 显微镜 细胞分化 (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前脂肪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ARC可以抑制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3)② 1.D [不同动(植)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异,A错误;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B错误;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制约着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但细胞需要一定的空间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因此并不是细胞体积越小越好,C错误;细胞核是新陈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与细胞核控制的范围有一定限度有关,D正确。] 2.A [图A中,乙→甲代表分裂间期,甲→乙代表分裂期,“乙→甲→乙”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A正确;在显微镜下观察时,通常处于分裂间期(乙→甲)的细胞数量较多,B错误;图B中,a、c代表分裂间期,b、d代表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细胞要进行染色体复制,复制后染色体数目不加倍,DNA分子数目加倍,C错误;在分裂末期,动物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通过细胞板形成细胞壁,将细胞一分为二,D错误。] 3.D [DNA分子数变化的原因是DNA复制数量加倍,遗传物质进入子代细胞数量减半,A错误;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遗传物质进入子代细胞染色体数量减半,B错误;姐妹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的原因是DNA复制染色单体出现,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C错误;一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变化的原因是DNA复制数量加倍,着丝粒分裂数量减半,D正确。] 4.C [分析题图,图1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图2所示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3所示细胞细胞膜从中央向内凹陷,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图4所示细胞中出现姐妹染色单体,且分布散乱,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由以上分析可知,题述细胞在细胞周期中的顺序是图1→图4→图2→图3,A正确。图2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核DNA数目不变,着丝粒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纺锤体的形成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若某药物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则它极可能作用于图4所示细胞所属时期,C错误。染色体出现于有丝分裂前期,即图4所示细胞所属时期,染色体逐渐变成细长而盘曲的染色质丝的时期是有丝分裂末期,即图3所示细胞所属时期,D正确。] 5.B [肠道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小肠类器官的过程,未体现出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由A项可知,肠道干细胞具有组织特异性,一般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细胞或组织,B正确;不同类型干细胞的分化程度不同,分化潜能不同,C错误;肠道干细胞培养成小肠类器官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细胞分化和细胞增殖,遗传物质一般不会发生改变,D错误。] 6.D [当细胞内Fe2+过多,导致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过氧化,进而诱导细胞死亡时,这实际上是机体在清除受损或不再需要的细胞,有助于维持细胞内的稳态,A正确;细胞膜主要由脂质(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组成,其中脂质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功能至关重要,当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过氧化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都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受阻等,B正确;由于Fe2+过多导致的细胞过氧化状态可能触发了一系列信号转导途径,这些途径最终可能间接诱导了细胞内凋亡基因的表达,从而引发细胞凋亡,C正确;细胞坏死就是由于物理、化学等因素导致的细胞被动死亡过程,它并不涉及基因的程序性表达,D错误。] 7.A [衰老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都会发生改变,A错误;通过细胞自噬,可以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以及感染的微生物和毒素,肌肉等组织的自噬有利于及时清除衰老的细胞器,B正确;亚精胺可诱导肝脏、心脏和肌肉组织的自噬及对自由基的清除等,因此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