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3895

从课本到培优 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pdf版,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11-0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495668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语文,上册,解析,答案,pdf,六年级
    语文园地 一、下列关于课堂笔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记录下来。 B.有了疑问,需要继续思考或者查找资料的,认真记下来。 C.记录老师讲的重要内容。 D.把老师讲课的内容一处不漏地记下来。 二、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填序号) ①余音绕() ②轻歌( )舞 ③巧夺天( ) ④黄( )大吕 ⑤画龙点()⑥笔走( )蛇 ⑦栩栩如( ⑧惟妙惟() 1.以上词语中,可以用来形容音乐的有 和 意思相 近,再写出一个和词语⑥类似的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2.景区门口的塑像雕刻得 ,放在这里有 之妙。 三、读一读下面的词语,完成练习。 亮相 压轴 唱白脸 科班出身 行头 花架子 跑龙套 粉墨登场 1.以上词语都和 有关,这样的词语还有: 2.选词填空。 (1)爷爷在戏班子里虽然是一个 的,但他把每一个动作都做得一丝不苟。 (2)春节晚会,演员们准备好 ,只听锣鼓声一响,大家都 四、一位同学根据下面的说明书做玩具秋千,但说明书写得不够请楚,下列对说明书的修改建 议不合理的一项是 玩具秋千制作说明书 材料:几张彩纸、一小块硬纸板、一个牙膏盒、五根筷子、一些皱纹纸、几根彩绳、胶带、剪 刀等。 做法:1.把四根筷子粘在一起,用彩绳将粘好的筷子的一头绑在作为秋千的吊杆的另一 根筷子的两头(不要绑得太靠边上),另一头插在牙膏盒上。 2.在硬纸板上穿好两根彩绳做成秋千的吊板。 3.把皱纹纸剪成波浪形纸条,再将纸条搓成藤蔓状。 4.用彩纸做一个小女孩,并为她画上眼睛和嘴巴。 5.将小女孩粘在吊板上,把吊板绑在秋千的吊杆上,最后缠上“藤蔓” A,“把四根筷子粘在一起”应改为“将四根筷子分两组分别粘在一起”。 B.“在硬纸板上穿好两根彩绳”应改为“在筷子上绑好两根彩绳”。 C.“最后缠上‘藤蔓’”应改为“最后在秋千架上缠上‘藤蔓”。 D.这张说明书中最好加上成品的图片。 第七单元111部分参考答案 三、回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跳舞、唱歌、 第一单元 骑马主客联欢BC【解析】本题考查课文的理 解与概括。根据思维导图中的内容,可知考查的是 1草原 课文第4、5自然段的内容。这两个自然段主要描写 「课本拓展 了蒙古族同胞和客人联欢的情景,所以思雏导图展 一、1.静寂平静安静静谧【解析】本题考查 示的是主客联欢时的情景;根据“敬酒”“唱民歌” 近义词的辨析和运用。“静寂”指“沉寂无声”。“平 “套马”“掉跤”等内容可知,这展现的是习俗美。 静”形容心情平和安静。“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 (1)根据“千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 吵闹和喧哗”。“静谧”形容静寂无声或恬静的模 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可知,蒙 样。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再结合语境及词语 古同胞“敬酒”,客人“回敬”。(2)根据“鄂温克族姑 搭配完成即可。 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 2.(1)B【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修辞手法及 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可知,“鄂温克族姑娘 其理解。A.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好像回味着 们唱民歌”,客人的“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 草原的无限乐趣”赋予骏马和大牛以人的情思: (3)根据“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 B.没有运用修辞手法:C.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 将“河”比作“带子”;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蒙古马”可知,蒙古同胞“表演套马、摔跤、民族舞 “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比作“彩虹”。 蹈”,客人“跳舞、唱歌、骑马”。 (2)D【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这句话的 [培优提高] 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 一、1.(1)示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风景如画 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