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4006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15 必修一 综合探究一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 讲义--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

日期:2025-11-2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1335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思想政治,高中,讲义,行的路,远眺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议题1 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 情境一:山顶洞人距今3万年左右,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打制石器,掌握磨光钻孔技术;以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缝制衣服;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他们有爱美意识,也会埋葬死者,集体生活,共有工具,共同劳动,共享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会人工取火。 情境二:两千多年前,罗马人征服别的国家时,就把当地的居民变成奴隶。奴隶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他们是主人的财产和商品,没有任何权利,连子女也属于主人。奴隶主让奴隶戴着脚镣做各种苦役,把最强壮最骁勇的挑出来做角斗士,放在斗兽场里强迫他们同野兽打斗或互相攻杀,供自己娱乐。 情境三:董仲舒说:“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李绅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情境四: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情境五: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期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任务小组讨论:结合情境一至情境四,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概述四种社会形态的基本情况,并结合情境五阐述社会形态更替的道理。 议题2 如何看待世界各地历史发展的不同轨迹 情境一: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同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原苏联在海外的一切财产、存款、外交机构、使领馆等由俄罗斯接收。 情境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从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的事件开始,到1688年议会反对派发动宫廷政变(又称“光荣革命”)结束,是以新贵族阶级为代表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起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并在1689年颁布文献《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王权进行明确制约,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情境三:1775年4月19日,在列克星敦打响第一枪的美国独立战争,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为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最终以英国在北美殖民统治的破产和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而告终。 情境四: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爆发的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法国在这段时期经历了一个史诗式的转变:过往的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 任务小组讨论:结合情境一至情境四,并查阅相关资料,阐述俄罗斯、英国、美国和法国社会制度的选择、社会变革的形式。 议题3 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 情境一: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吃了大亏以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毛泽东说:“照抄是很危险的,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国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结合而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