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5章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模块综合测评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 13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不计空气阻力作用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由下落的小球在空中运动的任意一段时间内,其增加的动能一定等于其减少的重力势能 B.做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空中运动的任意相同的时间内,其速度的变化量一定相同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在任意一段时间内其合外力做的功一定为零,合外力的冲量也一定为零 D.单摆在一个周期内,合外力对摆球做的功一定为零,合外力的冲量也一定为零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C [不计空气阻力,自由下落的小球,其所受合外力为重力,则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其增加的动能一定等于其减小的重力势能,故A正确;做平抛运动的小球所受合外力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所以小球在空中运动的任意相同的时间内,其速度的变化量一定相同,故B正确;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小球在任意一段时间内其合外力做的功一定为零,但由于速度的方向不断变化,所以速度的变化量不一定等于0,合外力的冲量也不一定为零,故C错误;经过一个周期,单摆的小球又回到初位置,所有的物理量都与开始时相等,所以单摆在一个周期内,合外力对摆球做的功一定为零,合外力的冲量也一定为零,故D正确。]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2.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双缝干涉的示意图,挡板上有两条狭缝S1、S2,由S1和S2发出的两列波到达屏上时会产生干涉条纹。已知入射激光的波长为λ,屏上的P点到两缝S1和S2的距离相等,如果把P处的亮条纹记作第0号亮条纹,由P向上数,与0号亮条纹相邻的亮条纹为1号亮条纹,与1号亮条纹相邻的亮条纹为2号亮条纹,则P1处的亮条纹恰好是10号亮条纹。设直线S1P1的长度为r1,S2P1的长度为r2,则r2-r1等于( ) A.9.5λ B.10λ C.10.5λ D.20λ B [由题设可知,从中央亮条纹P算起,P1点处是第10号亮条纹的位置,表明缝S1、S2到P1处的距离差r2-r1为波长的整数倍,且刚好是10个波长,所以选项B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 3.如图潜水员在水深为h的地方向水面张望,发现自己头顶上有一圆形亮斑,如果水对空气的临界角为C,则此圆形亮斑的直径是 ( ) A.2h tan C B.2h sin C C.2h cos C D.2h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A [在圆形亮斑边缘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线,折射角的大小等于临界角C,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此圆形亮斑的直径是:d=2r=2h tan C。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4.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P、Q是传播方向上相距8 m的两质点,波先传到P,当波传到Q开始计时,P、Q两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实线为 Q 的振动图像),设振幅为A,则( ) A.当Q的位移为0时,P的位移为±A B.该波从P传到Q的时间可能是8 s C.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1.6 m/s D.该波的波长可能是3 m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D [由题可知,简谐横波的传播方向从P到Q,由题图可知,周期为T= 6 s,质点Q的振动图像向左4 s后与P点的振动重合,意味着Q点比P点振动滞后了4 s,即P传到Q的时间Δt可能为4 s,同时由周期性可知,从P传到Q的时间Δt为(4+nT)s,n=0,1,2,…,即Δt=4 s,10 s,16 s,…,不可能为 8 s,根据上述分析对照图像可知,当Q的位移为0时,P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