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十二) 光的全反射 光导纤维及其应用 说明:单选题每小题4分,双选题每小题6分,本
组卷网,总分82分 ?题组一 对全反射的理解 1.(双选)下述现象由全反射造成的有( ) A.刚下过雨的天空出现彩虹 B.直棒斜插入水中时呈现弯折现象 C.炎热干燥的沙漠上空,浮现的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市蜃楼” D.在盛水的玻璃杯中放一空试管,用灯光照亮玻璃杯侧面,在水面上观察水中的试管,看到试管壁特别明亮 2.(双选)关于全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全反射时,仍有折射光线,只是折射光线非常弱,因此可以认为不存在折射光线而只有反射光线 B.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一定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C.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D.水或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亮,就是因为光从水或玻璃射向气泡时,在界面发生全反射 3.(双选)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从真空射向一块半圆形的玻璃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圆心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光线不能通过玻璃砖 B.只有圆心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光线能通过玻璃砖 C.通过圆心的光线将沿直线穿过玻璃砖不发生偏折 D.圆心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光线将在曲面发生全反射 ?题组二 临界角公式的分析和计算 4.(双选)如图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ABC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E点,并偏折到F点,已知入射方向与边AB的夹角为θ=30°,E、F分别为AB、BC的中点,则( ) A.该棱镜的折射率为 B.光在F点发生全反射 C.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小 D.从F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E点的光束平行 5.沙漠里有时会出现蜃景现象,这是由于不同高度的空气层温度不同,折射率也不同,光线被不断折射,人们逆着光就看到了蜃景现象。此过程简化的模型如图所示,一束红光从第一层空气入射,在第三层和第四层界面发生了全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层空气的折射率大于下层空气的折射率 B.红光在上层空气的传播速度大于在下层空气的传播速度 C.反射角θ一定等于红光在3、4两层空气间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D.月球表面几乎为真空状态,其最高温度高达127 ℃,航天员在月球上也有可能看到明显的蜃景 6.已知介质对某单色光的临界角为C,则( ) A.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的倍 B.该介质对单色光的折射率等于 C.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波长是在真空中波长的倍 D.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频率是在真空中的倍 7.有一束波长为6×10-7 m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入射角为45°,折射角为3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介质的折射率是 B.这束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1.5×108 m/s C.这束光的频率是5×1014 Hz D.这束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是30° ?题组三 光导纤维 8.关于光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纤是由高级金属制成的,所以它比普通电线容量大 B.光纤是非常细的特制玻璃丝,但导电性能特别好,所以它比普通电线衰减小 C.光纤是非常细的特制玻璃丝,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光纤是利用全反射原理来实现光的传播的 D.在实际应用中,光纤必须呈笔直状态,因为弯曲的光纤是不能传播光的 9.一个半径为r的薄软木圆片,在它的圆心处插入一枚大头针。让它们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调整大头针露出的长度,直至从水面上方的各个方向向水中看,都恰好看不到大头针,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现象。若此时木片下方大头针的长度为h,则水的折射率为_____。 10.(双选)如图所示,ABC为一玻璃三棱镜的截面,一束光线MN垂直于AB面射入,在AC面发生全反射后从BC面射出,则( ) A.由BC面射出的红光更偏向AB面 B.由BC面射出的紫光更偏向AB面 C.若∠MNB变小,最先从AC面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