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4977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14 第二单元 复习建构课 讲义--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58528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教版,地理,高中,讲义,建构
    对流层中的逆温现象及影响 1.概念 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约降低0.6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2.逆温的类型及成因 类型 示意图 成因 辐射逆温 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辐射冷却快,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快 平流逆温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而发生的冷接触作用 锋面逆温 冷暖气团温度差异显著,暖气团位于锋面上部 地形逆温 由于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 3.逆温的形成及消失过程 4.逆温的影响 (1)有利影响 ①逆温的出现阻碍了空气对流,因此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②逆温出现在高空,有利于飞机的飞行。 ③和其他天气现象一样,逆温可当成一种气候资源加以利用。例如,在我国新疆伊犁河谷,逆温出现在10月至次年3月,长达半年之久,有效地提高了冬季谷地的温度,使多年生果树冬季可以免受冻害等。 (2)不利影响 ①逆温时大气结构比较稳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②对天气的影响:容易产生大雾等不利天气。 ③对交通的影响:能见度降低,地面湿滑。 1.下图是某地某日出现逆温时空中的景象:高高的烟囱伸出“云海”,将工业废气排放在茫茫“云海”之上。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图中最容易出现此景象的是(  ) A           B C           D (2)当大气发生逆温时(  ) A.上部冷下部热,大气比较稳定 B.产生了污染物,影响空气质量 C.污染物净化慢,影响人体健康 D.抑制对流运动,有利于成云致雨 大气受热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农田覆盖技术 1.覆膜类 覆膜 图示 特点及作用 透明 白膜 透光;地温回升快;减少水分蒸发 黑膜 不透光;地温回升慢;减少水分蒸发;白天有降温作用;除草效果显著 双色膜 黑白膜降温除草效果显著;银灰膜可驱蚜、保墒、除草 反光膜 提高水果着色度;增加果实亮度 塑料大棚 北方地区:春提早、秋延后;减少水分蒸发,保温 南方地区:冬春保温;越冬栽培(叶菜类);夏秋遮阳降温;防雨、防风、防雹等 南沙温室 防台风、防暴雨、防高温、防腐蚀 覆膜类技术的作用原理梳理归纳如下: 2.覆草类 秋冬季节,土壤温度低,作物生长发育迟缓,可利用作物残茬、秸秆覆盖,减少水分蒸发,保墒、增产,增加土壤肥力,且不污染环境。但不宜全生长期覆盖,覆草后土壤有机质积累较多,耕层土壤不翻耕,易导致某些病虫害加重。覆草类技术的作用原理梳理归纳如下: 3.覆砂类 在山地斜坡上铺垫一定厚度的颗粒或片状砂砾,用以栽培粮食、水果、蔬菜等作物。覆盖砂砾的作用主要有: (1)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 (2)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日较差,有利于有机物积累。 (3)砂石风化可以为植物提供微量元素。 覆砂类技术的作用原理梳理归纳如下: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暑期赴甘肃进行考察,如图(甲)示意祁连山北麓绿洲及周边地区。 (1)依据大气受热原理,分析张掖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 同学们发现坡地上“摆”着一个个圆滚滚的大西瓜(图乙)。当地人们为了适应气候条件,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创造了“砂田”这一耕作方式。砂田作物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2)说明采用“砂田”耕作方式对种植西瓜的好处。 6 / 6对流层中的逆温现象及影响 1.概念 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约降低0.6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2.逆温的类型及成因 类型 示意图 成因 辐射逆温 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辐射冷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