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5040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07 第二单元 第一节 第2课时 大气的运动 课件--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36497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大气,必修,教版,地理,高中,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基础课)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 第2课时 大气的运动 学 习 目 标 1.运用热力环流示意图,从气温、气压、气流运动等角度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分析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等的时空分布规律。 2.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的影响,通过图文资料判断风向。 3.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一、热力环流 1.概念:由于地面_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 2.形成过程 冷热不均 (1)垂直运动 膨胀 低气压 下沉 高气压 (2)水平运动 B、C A′  [轻巧记忆] 热力环流的形成———一个关键、四个步骤” (1)“一个关键”即确定近地面两点的冷热状况:热容量大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低,夜晚气温较高;热容量小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 (2)“四个步骤” ①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 ②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冷的地方形成高压,热的地方形成低压。 ③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 ④水平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微思考 气流一定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吗? 提示:不一定。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但在垂直方向上气流运动主要受地面温度变化影响,有可能由低气压区流向高气压区。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1.水平气压梯度:水平方向上单位距离间的_____。 2.水平气压梯度力:因水平面上存在的气压梯度而产生,促使大气由_____区流向_____区,从而形成空气的水平运动,即风。 气压差 高气压 低气压 3.主要作用力及特征 (1)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_____。 (2)摩擦力:始终与风向相反,使风速减小。 (3)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 低压区 4.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以北半球为例) 图示 受力状况 风向 理想风向 只受F(_____)影响 垂直于_____并指向____ 水平气压梯度 力 等压线 低压 图示 受力状况 风向 高空风向 受F和P(_____)共同影响 与等压线____ 近地面风向 受F、P和f (_____)共同影响 与等压线____ 地转偏向力 平行 摩擦力 斜交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  ) 2.摩擦力阻碍风速但不影响风向。 (  ) 3.海面上的风力往往比陆地上大。 (  ) 4.北半球高空的风与等压线平行并向左运动。 (  ) × × √ × 提示:1.×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地面的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根本原因。 2.× 摩擦力既影响风的速度也影响风向。 3.√ 海洋表面与陆地表面的摩擦力不同,陆地表面摩擦力大,海洋表面摩擦力小,所以相同气压条件下,海面上的风力往往比陆地上大。 4.× 在高空,风基本不受地面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在以上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逐渐偏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在北半球向右偏转,最终可偏转至平行于等压线。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热力环流 孔明灯相传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的。 当年,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诸葛亮制成 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信息,其后脱险。诸 葛亮字孔明,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问题1 (综合思维)诸葛亮发明的这种纸灯笼是如何升空的?孔明灯里蕴含着什么样的大气原理? 提示:孔明灯里的空气受热后膨胀上升。热力环流。 问题2 (地理实践力)我国南方有“稻草烧塔”祈求来年丰收的习俗。稻草燃烧过程中塔中心火势猛,静风条件下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