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综合测评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如果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就会发生日食现象。北京时间2023年4月20日,地球上出现了日偏食现象。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在观测过程中拍摄的一幅日偏食照片。据此完成1~2题。 1.月球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星云 2.照片中拍摄到的亮面是太阳的( ) A.内部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 2025年6月25日15时17分四川省宜宾市珙县(28.41°N,104.83°E)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 A.Ⅰ圈层 B.Ⅱ圈层 C.Ⅲ圈层 D.Ⅳ圈层 4.下列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Ⅰ圈层的根本热源是地面辐射 B.Ⅱ圈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C.Ⅲ圈层空间分布不连续不规则 D.Ⅳ圈层物质呈液态,密度非常大 下图为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正确的是( ) A.大型哺乳动物化石—中生代 B.恐龙化石—前寒武纪 C.甲化石—新生代 D.三叶虫化石—古生代 6.图中甲化石的名称及其所处时代地球的演化特点是( ) A.藻类化石—重要的铁矿形成时期 B.鱼类等脊椎动物化石—盘古大陆轮廓初现 C.鸟类化石—被子植物繁荣 D.小型哺乳动物化石—剧烈的地壳运动 2023年1月9日,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实现中国航天2023年发射开门红。图1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图2为某日9时浓雾笼罩下的旧金山。据此完成7~9题。 7.运载火箭发射过程中所经历的气温变化可能是( ) A.升高—降低—升高—降低 B.降低—升高—降低—升高 C.升高—不变—降低—升高 D.降低—不变—升高—降低 8.卫星在运行期间面临的威胁可能有( ) ①强烈的太阳黑子 ②高能带电粒子流 ③耀斑爆发影响 ④强紫外线辐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该日,旧金山浓雾笼罩的时段内( ) A.大气中水汽含量较低 B.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 C.大气中水汽含量较高 D.大气能见度较高 吃水深度是指船舶沉入水下部分的垂直距离,通常船只吃水深度与海水密度呈负相关。下图示意8月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的曲线。据此完成10~11题。 10.关于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的含义,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①-温度 ②—密度 ③—盐度 B.①—温度 ②—盐度 ③—密度 C.①—密度 ②—温度 ③—盐度 D.①—密度 ②—盐度 ③—温度 11.若一艘考察船由60°S向60°N航行,据图推测该船吃水深度大致为( ) A.一直减小 B.一直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2022年 1 月,汤加火山喷发,多个卫星捕捉到火山喷发的瞬间:海面大面积“炸开”,巨大波纹向外迅速扩散,火山灰直冲云霄。据此完成12~13题。 12.汤加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 ) A.岩石圈 B.地壳 C.软流层 D.地核 13.实时监测火山灰飘移情况,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数字地球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据此完成14~15题。 14.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15.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生长季较长 B.有机物积累多 C.土壤肥力高 D.物种多样性高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大气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