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5790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05 第一章 5.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课件--高中人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1-12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58129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弹性,碰撞,课件,必修,选择性,物理
  • cover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5.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学习目标] 1.了解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2.会分析具体实例中的碰撞类型及特点。3.会用动量、能量的观点解决生产生活中与一维碰撞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用·问题初探]———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来了解预习教材的情况 ? 问题1 如图所示是我们熟知的桌球游戏,若将被碰球换成同质量、同大小的软橡皮球,会有什么变化? 问题2 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3 根据“问题1”和“问题2”你能概括出碰撞特点吗? 探究重构·关键能力达成 1.弹性碰撞:系统在碰撞前后动能_____。 2.非弹性碰撞:系统在碰撞后动能_____。 提醒:碰撞是指相对运动的物体相遇时,在极短的时间内它们的运动状态发生显著变化的过程。满足m1Δv1=-m2Δv2。 知识点一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不变 减少 【思考讨论】 问题1 发生碰撞的两物体,系统的动量守恒,系统的机械能是否一定守恒? 提示:机械能不一定守恒,只有发生弹性碰撞时,机械能才守恒。 问题2 分析教材P18-P19的“参考案例1”,其中所列3种情况中的碰撞分别属于什么种类的碰撞? 提示:第1、3两种情况是弹性碰撞,第2种是非弹性碰撞。 问题3 从形变的角度怎样理解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提示:若两个物体碰撞时形变能全部恢复原状,则在碰撞过程中只发生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动能没有损失;若碰撞时形变有部分恢复原状,则碰撞后系统的动能有损失。 【知识归纳】 1.碰撞的特点 时间特点 作用时间极短,相对物体运动的全过程可忽略 受力特点 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相互作用力先是急剧增大,然后急剧减小 动量特点 系统所受外力远小于内力,可认为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位移特点 可忽略物体的位移,认为物体在碰撞前后在同一位置 能量特点 碰撞前的总动能总是大于或等于碰撞后的总动能,碰撞后动能不会增加 2.碰撞的分类 (1)弹性碰撞: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2)非弹性碰撞: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减少,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完全非弹性碰撞:系统动量守恒,碰撞后合为一体或具有相同的速度,机械能损失最大。 【典例1】 (人教版P22例题改编)(碰撞的分类)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两个物体的质量都是m,碰撞前一个物体静止,另一个以速度v向它撞去。碰撞后两个物体粘在一起,成为一个质量为2m的物体,以一定速度继续前进。碰撞后该系统的总动能是否会有损失?若有,求两物体碰撞中损失的动能与碰前总动能的比值。 [解析]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2mv′, 则v′=????????,碰撞前的总动能Ek=????????mv2 碰撞后的总动能Ek′=????????×2mv′2=????????mv2 碰撞后系统的总动能小于碰撞前系统的总动能。 碰撞中损失的动能ΔE=Ek-Ek′=????????mv2, 故????????????????=????????。 ? [答案] 见解析 【教用·备选例题】 (源自粤教版教材)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物体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B的左端连有轻弹簧,质量为m1的物体A以速度v1向B运动。在Ⅰ位置,物体A与物体B的轻弹簧刚好接触,弹簧开始被压缩,物体A开始减速,物体B开始加速;到Ⅱ位置,物体A,B的速度刚好相等(设为v),弹簧被压缩到最短;到Ⅲ位置,物体A,B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分三种情况讨论全过程系统动量和能量变化情况。 (1)在Ⅲ位置,弹簧可以恢复到原长。 (2)在Ⅲ位置,弹簧只能部分恢复,不能回到原长。 (3)在Ⅱ位置,弹簧弹性失效。 [解析] (1)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在Ⅲ位置,弹簧可以恢复到原长。Ⅰ→Ⅱ,系统减少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在Ⅱ位置,系统动能最小而弹性势能最大;Ⅱ→Ⅲ,系统减少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因此在Ⅰ、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