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6229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14 第三章 主题拓展课 等压面图的判读 讲义--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0-0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11575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面图,必修,教版,地理,高中,讲义
    等压面图的判读 【编者按】 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也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正确判读等压面是理解大气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关键,也是我们必备的知识技能。 (高考经典题)下图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实线为等压线)。据此完成(1)~(2)题。 (1)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则其成因和空气垂直运动正确的是(  ) A.动力   辐合上升 B.热力   辐合上升 C.动力   下沉辐散 D.热力   下沉辐散 (2)易形成这种大气物理状况的是(  ) A.夏季白天的内陆湖面 B.冬季晴朗夜晚的谷底 C.夏季晴朗白天的郊区 D.冬季暖流流经的海面 【命题解读】 命题立意 该题组以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示意图为载体,通过对等温线和等压线的判读,考查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其应用,培养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材探源 教材第84页图3-17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及第85页阅读山谷风、第86页活动1海陆风、活动2城市热岛。大气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例如,在陆地与海洋之间、山坡与山谷之间、城区与郊区之间都可能形成热力环流。应主要从气温和气压之间的关系来分析 素养体现 区域认知 对不同条件下的内陆湖面、谷底、郊区以及海面的热力状况进行认知 综合思维 抓住图中等温线和等压线的分布状况进行综合判读分析,得出该地大气热力状况。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不同时间和地点条件下热力环流状况 地理实践力 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和生产、生活实例,知晓其蕴含的大气热力状况原理 【思路点拨】  第(1)题,图示→等温线向上凸出→该地气温较周边地区高→气流在垂直方向上上升;近地面等压线向下凹→该处气压较周边地区低→气流辐合上升所致→热力原因造成。 第(2)题,逐项分析如下: 选项 分析 结论 A 夏季白天内陆地区的湖泊气温较周边地区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 错误 B 冬季晴朗夜晚,山坡降温快,冷气流沿山坡下沉,谷底暖空气被迫上升,是动力因素导致的 错误 C 郊区与城区之间,由于城区热岛效应,郊区为高压,气流下沉 错误 D 冬季暖流流经的海面,水温较高,气流垂直上升 正确 [答案] (1)B (2)D 1.等压面图的基本特征 (1)在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值越低(如下图)。 (2)若海拔相同、冷热均匀,等压面与等高面重合且与地面平行(如图A)。 (3)若地面冷热不均,等压面发生弯曲,等压面向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向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如图B)。 (4)同一地区,高空和近地面气压高低相反,等压面凹凸方向相反(如下图)。 2.等压面图判读的基本要领 (1)判断气压高低 ①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由于对流层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如图,在空气柱L1中,PA′>PA,PD>PD′;在L2中,PB>PB′,PC′>PC。 ②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如图中PD′=PC′、PA′=PB′。 综上分析可知:PB>PA>PD>PC。 (2)判读等压面的凸凹 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气压,凹向低处的为低气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另外,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 (3)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类似陆地,绿地类似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4)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①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 ②等压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 下图示意某地高空等压面。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a、b、c、d四点的气压值(P为气压)比较,正确的是(  ) A.P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