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二章 机械振动 章末综合提升 巩固层·知识整合 提升层·主题探究 主题1 简谐运动的周期性和对称性 1.周期性———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经过一个周期或几个周期后,能回复到原来的状态. 2.对称性———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具有相对平衡位置的对称性. (1)在同一位置,振子的位移相同,回复力、加速度、动能和势能也相同,速度的大小相等,但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2)在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个位置,动能、势能对应相等,回复力、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3)一个做简谐运动的质点,经过时间t=nT(n为正整数),则质点必回到出发点,而经过时间t=(2n+1)(n为自然数),则质点所处位置必与原来位置关于平衡位置对称. 【典例1】 (多选)如图所示,一质点在平衡位置O点附近做简谐运动,若从质点通过O点时开始计时,经过 0.9 s 质点第一次通过M点,再继续运动,又经过 0.6 s 质点第二次通过M点,该质点第三次通过M点需再经过的时间可能是( ) A.1.0 s B.1.2 s C.2.4 s D.4.2 s √ √ AD [根据题意可以判断质点通过MB之间的距离所用的时间为0.3 s,质点通过O点时开始计时,经过0.9 s质点第一次通过M点分两种情况考虑:(1)质点由O点向右运动到M点,则OB之间所用的时间为0.9 s+ 0.3 s=1.2 s, 根据对称性,OA之间所用的时间也为1.2 s,第三次通过M点所用的时间为2tMO+2tOA=2×0.9 s+2×1.2 s=4.2 s.(2)质点由O点先向左运动再到M点,则从O→A→O→M→B所用的时间为0.9 s+0.3 s=1.2 s,为个周期,得周期为1.6 s,第三次经过M点所用的时间为1.6 s-2tMB=1.6 s-0.6 s=1.0 s.故A、D正确,B、C错误.] 主题2 简谐运动图像的应用 从振动图像中可得到的信息 (1)可直接读取振子在某一时刻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 (2)从振动图像上可直接读出振幅:正(负)位移的最大值. (3)从振动图像上可直接读出周期. (4)可判断某一时刻振动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以及它们的大小和变化趋势. 【典例2】 (多选)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规定沿x轴正方向为正,由图可知( ) A.频率是2 Hz B.振幅是10 cm C.t=1.7 s时的加速度为正,速度为负 D.t=0.5 s时质点所受的回复力为零 √ √ CD [由题图可知,质点振动的周期为2 s,频率为0.5 Hz,振幅为 5 cm,A、B错误;t=1.7 s时的位移为负,加速度为正,速度为负,C正确;t=0.5 s 时质点在平衡位置,所受的回复力为零,D正确.] 一语通关 简谐运动图像问题的处理思路 (1)根据简谐运动图像的描绘方法和图像的物理意义,明确纵轴、横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单位. (2)将简谐运动图像跟具体运动过程或振动模型联系起来,根据图像画出实际振动或模型的草图,对比分析. (3)判断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变化的一般思路:根据F=-kx判断回复力F的变化情况;根据F=ma判断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根据运动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速度的变化情况. 主题3 单摆的周期公式及应用 单摆在小角度(θ<5°)振动时可看作简谐运动,除考查简谐运动的一般规律外,单摆的周期公式及特点、应用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也频频出现,值得重视: (1)单摆的周期T=2π,与振幅、质量无关,只取决于摆长L和重力加速度g. (2)单摆的回复力由摆球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提供.在平衡位置,回复力为零,合力沿半径方向提供向心力;在最高点,向心力为零,回复力最大. (3)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原理: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可得g=,因此通过测定单摆的周期和摆长,便可测出重力加速度g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