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七) 1.B [枫叶在自由下落时,所受到的空气阻力并不远小于其重力,阻力不能忽略不计,枫叶的下落不是自由落体运动,选项A错误;钢笔从桌边由静止开始滑落后,钢笔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因为其初速度为零且下落过程中的阻力远小于钢笔的重力,可忽略不计,选项B正确;被运动员推出去的铅球初速度不为零,不是自由落体运动,选项C错误;从水面自由落到水底的石子,除了自身重力外,还受水的浮力和阻力作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选项D错误。] 2.D [真空情况下物体仍受重力作用,重力不为零,故A错误;轻重不同的物体在真空管中,只受重力,不受阻力,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加速度相同,都等于重力加速度,故B、C错误,D正确。] 3.AD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它的v -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 -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故A、D正确,C错误;题图B中的图像表示物体匀速下落,故B错误。] 4.C [小球在第4 s内的位移是14 m,有=14 m,代入t4=4 s,t3=3 s,解得g=4 m/s2,所以小球在4 s末的速度v4=gt4=16 m/s,故A错误;小球在第4 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14 m/s,故B错误;小球在前5 s 内的位移h5==×4×52 m=50 m,小球在第5 s内的位移x==50 m-×4×42 m=18 m,故C正确,D错误。] 5.B [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很短,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v==5 m/s,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h==1.25 m,B正确。] 6.解析:(1)设B球落地所需时间为t1,因为h1= 所以t1== s=1 s 设A球落地所需时间为t2,由h2=得t2== s=1.2 s 所以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Δt=t2-t1=0.2 s。 (2)当B球落地时,A球的速度与B球的速度相等,即vA=vB=gt1=10×1 m/s=10 m/s。 答案:(1)0.2 s (2)10 m/s 7.B [这是依据思维程序排序的问题,这一套科学研究方法要符合逻辑顺序,即通过观察现象,提出假设,根据假设进行逻辑推理,然后对自己的逻辑推理进行实验验证,紧接着要对实验结论进行修正推广,故B正确。] 8.D [小球在斜面上三次运动的位移不同,末速度一定不同,故A错误;由v=at可得,a=,三次下落中的加速度相同,故公式正确,但不是伽利略用来证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式,故B错误;由题图可知,s1-s2>s2-s3,故C错误;由运动学公式可知,s=at2,a=,故三次下落中位移与时间平方的比值一定为定值,伽利略正是用这一规律说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9.B [水流由A到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2gh可得:vB= m/s,由单位时间内通过任意横截面的水的体积均相等,可得:=,解得:d2≈0.98 cm,故B正确。] 10.C [由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可以知道第一个小球经过T时间落地,第二个小球落地的时间为2T,第三、四个小球依次落地时间为3T、4T,相当于一个小球每经过相等时间所到达的位置。可以知道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越来越大,所以从下而上,相邻两个小球之间的竖直位移越来越大,而且它们下落的高度之比为1∶4∶9∶16,故选项C正确。] 11.解析:(1)设空降兵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高度为h时速度为v,此时打开降落伞开始匀减速运动,落地时速度刚好为5 m/s,这种情况空降兵在空中运动时间最短,则有 v2=-v2=2a(H-h) 代入数据解得h=125 m,v=50 m/s 为使空降兵安全着地,他展开降落伞时的高度至少为 H-h=224 m-125 m=99 m。 (2)设当落地速度为5 m/s时,相当于从h′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h′== m=1.25 m。 答案:(1)99 m (2)1.25 m 12.解析:(1)直杆下端B下落到C(自由下落h)开始进入圆柱筒,当直杆下端B下落到D(自由下落h+b)时穿出圆柱筒。 由s=gt2得t= 则B端下落到C点所需时间为t1= B端下落到D点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