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4透镜的应用 一、单选题 1.我国近视眼人数已超6亿,其中青少年占比超过50%。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③① B.②① C.②④ D.③④ 2.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露珠看树叶,叶脉会变大,而且更清晰,这是因为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种情形下,叶脉应位于“放大镜”的( ) A.焦距以内 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处 D.二倍焦距以外 3.图中的光学现象与“掬水月在手”中的“月在手”原理相同的是( ) A. 放大镜成像 B. 水面“断筷” C. 车后视镜成像 D. 手影的形成 4.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5.小梅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她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 A.光屏应向右移动,成放大的像 B.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 C.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 D.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 6.下列原理图与光学仪器相符的是( ) A.电影机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望远镜 二、填空题 7. 学校组织同学们利用投影仪观看“天宫课堂”。屏幕上的彩色画面是由 、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坐在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屏幕画面,是因为光在屏幕表面发生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图中 (选填“甲”或“乙”)图表示某同学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戴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8.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我国古代就把冰块制成透镜,利用透镜对光的 作用将物体点燃,如图所示。这类透镜是 透镜,用这类透镜制作的眼镜片,可以用来矫正 眼。 9.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图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厘米,若将放大镜置于透镜前方(左侧)必须向 移动光屏才能得到观察到清晰的像(选填“左”、“右”)。 10.小南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并测出物距u=20 cm,像距v=15 cm,该凸透镜焦距的范围为 。 11.月日是全国“爱眼日”,防治青少年近视工作刻不容缓。近视眼患者看远处物体时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需用 透镜矫正。 12.当我们从远处向近处观看物体时,眼睛的晶状体变 ,其折光能力变 (填“强”或“弱”),晶状体调节后还看不清物体时,需要通过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调节.如果远视眼镜片不小心摔成三、四片,碎片 (填“能”或“不能”)起会聚光线的作用. 三、综合题 13.在图甲“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则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 处(选填“A”或“B");如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倒立、的实像,从图中可知此时烛焰、镜片、光屏的中心在 。该眼镜可以矫正 视眼,在图丙中,根据该眼睛不戴眼镜时所看到的近处物体S的像S'可能所在的位置(A或B或C),画出光线b的折射光 。 四、计算题 14.透镜焦距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就越强。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作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平常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