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949 开端 50年代 初创 文革 破坏 1978 新发展 90年代 依法治国 十八大后 全面依法治国 法治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新时期 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 五讲四美三热爱 三大系列创建 爱国主义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 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 ———《共同纲领》 阶段 时间 成就 意义 开端 1949年9月 初创 20世纪50年代 1954年 第一届 全国人大 破坏 文革时期 《婚姻法》 《土地改革法》 《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开始 法治建设历程 确立社会主义中国政治、立法、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五四宪法》 《国务院组织法》 《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第一条 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 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 第三条 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 第七条 夫妻为共同生活的伴侣,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十七条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男女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的,经区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调解无效时,亦准予离婚。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思考:根据《婚姻法》的内容特点,分析其体现“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 本质: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法律制度。 1.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总纲.第一条 【纲要上P165】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大会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它们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国家机构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2.改革开放 背景:中共中央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阶段 时间 成就 意义 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 《八二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经济合同法》 法治建设 进入新发展时期 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 1982年宪法 1954年宪法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3.90年代以来 阶段 时间 成就 意义 新阶段 20世纪 90年代 (十五大 以来) 背景:全面推进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①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②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 ③2010年底,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