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983103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日期:2025-09-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15320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文化交流
,
必修
,
选择性
,
编版
,
统编
,
历史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一、选择题 1.按古人的认识,“中国”的政治地缘构成,是由夏、商、周“王畿”即其政治、文化中心向四周相延伸,并以等级、血缘为根据由近及远分布的。这反映了先民( ) A.鲜明的血缘亲疏色彩 B.共同的民族归属意识 C.早期的文化政治认同 D.久远的文化生活交流 2.《汉书·艺文志》记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各学派“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这一现象说明战国时诸侯( ) A.实行内外服制度巩固统治 B.任用读书人解决现实问题 C.设置太学以传授儒家思想 D.运用律令治理大一统国家 3.《荀子》记载:“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孟子》中提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孝经》中强调:“天地之性,人为贵。”据此可知,儒学( ) A.蕴含着人文意识的价值诉求 B.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C.对人性的认识不断发展深入 D.强调统治者注重民本思想 4.墨家提出:“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名家邓析子提出:“君有三累:惟亲所信,一累;以名取士,二累;近故亲疏,三累。”法家韩非说:“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 A.政治动荡推动思想多元发展 B.思想领域呈现出趋同的现象 C.不同思想流派阶级属性不同 D.社会变革要求打破世袭特权 5.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认为,“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则勤励之民不劝”,将“先教”视为“政之始”,将刑法视为“政之终”。据此可知,荀子主张( ) A.隆礼重法 B.思想统一 C.以法为教 D.明法审令 6.董仲舒认为,世界由天、地、人三者构成,受命于天的圣人为王,王代天施政,是沟通天人的纽带,王在人间具有最高权威,是世俗权力中心的原点。董仲舒这一思想( ) A.抛弃了先秦儒学的思想内核 B.旨在劝诫统治者顺应自然 C.奠定了中央集权的理论基础 D.迎合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 7.下表为《史记》里的人物形象。《史记》如此塑造人物形象,本质意图在于( ) 代表人物 人物形象 孔子 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 汉文帝 仁爱宽厚,从谏如流,休养生息 孙叔通 倡导礼仪,主张礼乐教化 韩信 千金赠漂母,知恩图报,信守承诺 A.吸取秦亡的历史教训 B.建构大一统的意识形态 C.弘扬儒家的人文精神 D.提升统治者的政治威望 8.在先秦至西汉中期的历史记载中,周公是管叔之弟。但到西汉后期至东汉年间,当时的一些史书和作品中,大量出现“周公杀兄”“周公诛弟”的说法。这一变化反映出( ) A.文化艺术走向衰落 B.宗法观念逐步淡化 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D.社会秩序趋于混乱 9.有学者对《中国历代名人词典》统计时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多取用佛、法、僧、宝、玄、道、之等字,唐朝时期人名多取用文、德、武、儒、雅、士、颜、渊等字。这一变化反映出,魏晋至唐代( ) A.佛道思想逐渐深入底层民众 B.三教合一的趋势不断加强 C.已经出现了儒学中兴的迹象 D.中外文化交流的趋势加快 10.唐代,许多士人对佛、道思想持较为开通的态度,如白居易就主张“上遵周孔训,旁鉴老庄言”“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教治其心”。这表明( ) A.思想文化走向多元化 B.社会主流意识发生变化 C.理学思想已开始形成 D.儒学正统地位不复存在 11.韩愈在《论佛骨表》中强调“佛者,夷狄之一法耳”,在《原道》中,称引孔子作《春秋》“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韩愈提出夷夏之别( ) A.从根本上遏制了佛教发展 B.有助于多元文化调和吸纳 C.意在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 D.旨在维护儒学的主流地位 12.宋代诗词领域出现了新发展,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35讲 近代西方的城市化进程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51张PPT)--2026届高三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2025-09-27)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课件(共36张PPT)- 高二历史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2025-09-27)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课件(共29张PPT) 高二历史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2025-09-27)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2025-09-26)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2025-09-27)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