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二次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材料二: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人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工业革命时期后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长了一倍。威廉姆斯用“ 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 ———摘编自舒小昀著《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材料一: 1.人口增长: 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美英德等国的人口数量迅速增长 材料一中的信息: 原因: 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壹 ·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口的迅速增长; 2.劳动力结构变化 壹 ·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材料二:在工业革命之前,英国的女人总是以一个母亲、妻子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1839年大不列颠工业企业工人)在棉纺织工厂里,女工占56.25%;在毛纺织工厂里占69.5%;在丝织工厂里占70.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①随着工业革命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②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壹 ·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时间 国家 措施 19世纪初 德国 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系统教育体系(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 1802年 法国 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 1870年后 英 法 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3.推广大众教育 时间: 目的: 影响: 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19世纪以后 近代英国乡村学校 近代法国课堂 贰 · 城市化 材料一:工业集中促进了人口的集中,工厂周围形成了村镇。村镇变成小城 市,小城市变成大城市。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城市化 1.形成: 工业革命促进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 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贰 · 城市化 2.城市化问题: 城市缺乏统一的规划;城市的环境很差。 3.改善与发展: ①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善,一些基础设施建立起来。 ②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受到重视。人们用砖块、石子铺设街道,城市供排水设施建设起来,街头照明日益完善,还出现了马拉的轨道公共客车和有轨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富人家庭还安装了抽水马桶。19世纪末, 城市面貌已大为改观。 双层马车公交 换路灯灯泡 英国的曼彻斯特从一个乡下小镇演变成工业重地,得益于运河和蒸汽机驱动的棉纺厂……,到1830年达到99家,……除了很多纺织厂以外,还建立了煤气厂和印刷厂等工厂,大批农民来到这里寻找机会……,后来曼彻斯特逐渐成长为大型的工业城市,成为了英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摘编自《曼彻斯特科学博物馆说明书》 推进 促进 工业化 工业 农业 城市化 城市 乡村 工业革命 如何正确对待工业化和城市化? ①应该理性、科学地对待工业化和城市化,顺应其发展 ②同时要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也要注意美化我们的城市,改善我们的生活,保护我们的环境。 叁 · 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以乘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为时尚。汽船在河中冒着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也使河水变得污浊不堪。 机器时代的“享受” 相关史事 P26 1.环境污染严重 工业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 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 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材料:工业革命后,伦敦人口迅速集中,大量的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