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第14课 我们都是中国人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清单 任务内容 任务预期 学前 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任务,完成课前资料的搜集。 仔细辨别、搜集、整理资料,学会小组合作完成课前资料的搜集。 学中 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小组汇报交流。 通过记录、展示,能够分享自己了解的内容。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知道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 学后 继续了解关于民族团结或是少数民族的知识。 在了解中再次感受我国的民族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活动,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能够说出一些常见的少数民族名称及其特色。 2.知道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在活动中体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对民族团结的情感认同。 3.了解祖国领土的广阔,知道不同地区的中国人有着共同的身份,懂得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习俗,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是一家人,感受民族团结的温暖和力量。 难点 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学习任务单。 2.PPT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搜集关于少数民族的知识。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学生聆听,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 师:歌曲中唱到了“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你们知道这首歌是在说我们国家的什么情况吗? 预设1: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 预设2:我们是一家人。 预设3:我们都是中国人。 师:对呀,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是一家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都是中国人》这一课。 (板书:我们都是中国人)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团结的氛围。 精彩课堂 活动一:多彩的少数民族 师:(展示中国地图,用不同颜色标注各民族聚居区域)同学们,大家请看这张地图。在这片土地上,住着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些小任务,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完成,现在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 任务一:找一找身边的少数民族朋友 问问你的家人、邻居或者朋友,看看他们身边有没有少数民族的朋友。如果有,可以请他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少数民族朋友是哪个民族的。 任务二:搜集少数民族的图片 请在家长的帮助下,从家里相册、杂志或者网上找一些少数民族的图片。图片可以是少数民族的小朋友、少数民族穿的衣服、少数民族住的房子,或者是他们过节时的场景。请把图片打印出来,带到课堂上和大家分享。 任务三:学唱一首少数民族的歌曲 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首少数民族的歌曲来学唱。比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蒙古族)《北京的金山上》(藏族)等。可以跟着视频学唱,也可以让爸爸妈妈教唱! 任务四:了解一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少数民族,问问爸爸妈妈或者查查资料,了解这个民族的一个风俗习惯。比如他们过节的时候会做什么,他们喜欢吃什么特别的食物,或者他们有什么特别的礼仪等。 师:谁能为我们来介绍? 预设1:你们看,这是蒙古族的小朋友,他们穿着漂亮的蒙古袍,袍子上有很多漂亮的花纹,还系着一条腰带。 预设2:这是藏族的小朋友,他们穿的衣服宽宽大大的,袖子特别长,颜色也很鲜艳。 预设3:这是维吾尔族的小朋友,他们的衣服上有很多好看的图案,女孩子还会戴小花帽。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介绍得也很好。看到这些图片,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