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小学道法三年级上册第6课《从小爱科学》教学设计 课题 从小爱科学 单元 学科学 爱科学 课时 1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科学家童年故事,理解科学探索与国家发展的关联,认同“科学报国”的价值导向,激发民族自豪感。 道德修养:学习科学家童年的优良品质(好奇心、专注、坚持),将其转化为自身学习与生活的行为准则。 法治观念:初步建立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成果的意识,理解科学探索需遵循规则。 健全人格:塑造敢于质疑、勇于尝试的科学精神,培养面对困难的韧性。 责任意识:明确从小培养科学素养是未来参与国家建设的责任,树立“我也能为科学出力”的信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性,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难点 如何将科学家精神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以及如何利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关于未来科技的视频,展示充满想象力的高科技场景,如飞行汽车、智能机器人、太空城市等。 2. 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些未来科技有什么感受呢?你们想成为创造这些科技的人吗?” 引导学生对未来科技产生向往,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争做未来科学家”。 激发学生对未来科技的兴趣和成为科学家的愿望,引出课题,让学生初步思考未来科技与自己的关系。 二、讲授新课 1. 科学家的品质 (1)展示一些著名科学家的事迹图片,如牛顿、爱因斯坦、屠呦呦等。 (2)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科学家身上具有的品质,如好奇心、坚持、创新、合作等。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认为成为科学家还需要具备哪些品质。 (4)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强调科学家品质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品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需要培养哪些品质才能成为科学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 2. 科学探索的方法 (1)通过案例讲解科学探索的一般方法,如观察、提问、假设、实验、验证等。 (2)让学生结合具体的科学小实验,如用醋和小苏打产生气泡的实验,体验科学探索的方法。 (3)提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科学方法,有什么收获。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科学探索方法的要点和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索的方法,通过实验体验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3. 树立科学梦想 (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科学梦想,如发明一种新型环保材料、探索宇宙奥秘等。 (2)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实现自己的科学梦想,需要做哪些努力。 (3)教师引导学生制定短期和长期的科学学习计划,为实现梦想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科学梦想,引导学生思考实现梦想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和目标意识。 课堂总结 同学们,成为未来科学家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品质、掌握科学的方法、树立远大的梦想,并付诸实践。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为实现自己的科学梦想而努力奋斗。 板书设计 从小爱科学 科学家的童年 科学家的品质 向他们学习 做个小小科学家 科学家精神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反思 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充分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成为科学家的愿望。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表现出了较高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对成为未来科学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