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 《我是小学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呈现了一首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儿童歌曲《上学歌》,它曾伴随一代又一代的小学生走过童年时代。歌词通俗易懂,曲调简洁欢快,能突显“我是小学生”这个主题。“我是小学生”,既点明小学阶段快乐学习旅程的开始,又借助歌词提示小学生应遵守“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等基本要求。图画中红红的太阳挂在天空中,小鸟在欢快地飞翔,同学们背着书包有说有笑地走在上学的路上,表现了小学生快乐上学的状态与乐观向上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一年级新生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正经历学习与生活的重大转变。在认知层面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像《我是小学生》中的上学场景、校园生活等内容,能迅速吸引其注意力,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难以长时间专注听讲。在学习能力上学生口语表达较流畅,能用简单话语描述自己的见闻感受,但是书面表达几乎为零,因为学生还未掌握汉字书写规范和技巧。另外他们逻辑思维尚在发展,对复杂的学习任务和抽象概念理解困难,不过模仿能力强,能较好跟随教师示范学习,多数学生对上学充满期待,渴望融入新集体,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但面对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教学《我是小学生》时,需采用趣味化、直观化方式,助力学生适应小学生活,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听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2.认识老师和同学,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树立小学生的角色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清楚响亮地说出“我是XX小学一年级X班的小学生”。 难点: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快乐,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学习评价】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评价。 字词内容学习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及课文朗读和主要内容的理解情况,评价其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播放歌曲《上学歌》,并交流听完歌曲之后的感受。 学生认真听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唱,听完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设问:“今天早晨你是怎样来上学的?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并点评小结。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设计意图:采用听歌和谈话的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在回顾亲历的事情中,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以及自己的角色身份的改变。 二、学习探讨 教师设问,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着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之间可能会说些什么?你听了以后,觉得歌曲里的小朋友上学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师设问:从《上学歌》里,你了解到作为一名小学生要怎么做? 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图画,并按顺序分别思考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然后再举手回答,回答时要求站姿端正,态度自然,吐字清晰,声音宏亮。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不打断他人,可补充发言。 设计意图:学生畅所欲言,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教会学生基本的课堂纪律和礼仪等。 三、展示 教师示范做自我介绍。 我是xxx老师,是你们的语文老师,并随机指名提问学生以下问题:你同桌叫什么名字?自己身边的同学分别叫什么名字? 学生认真听老师做自我介绍。并思考老师的问题。经老师同意后可询问同桌及周围身边的同学叫什么名字。跟着老师一起说。 说一说:“我是XX学校一年级X班的小学生。” 生:我是一年级X班的小学生。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课堂体验活动,让学生尽快熟悉学习的环境,认识前后桌及同桌。 四、讲解 结合幼儿园的口令练习,让学生尽快了解自己身份的转变,牢记作为一名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并不断练习。 学生认真听老师的口令,观察肢体动作,随后再跟随老师的指导,边说口令边检查自身行为动作。 设计意图:结合口令练习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课堂纪律,为以后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五、练习 1.教师再次播放歌曲,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