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3.6《制作钟摆》 (教科版)五年级 上 3.6《制作钟摆》 机械摆钟里的钟摆每分钟摆动 60 次,今天我们要制作一个 1 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的摆,大家有什么想法? 新知导入 任务 机械摆钟里的钟摆每分钟摆动60次。 让我们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 60次的摆。 探究新知 准备材料:细线、小重物(如螺母)、支架、计时器。 固定细线一端在支架上,另一端系重物,构成摆。 初步调整摆长,用计时器测 1 分钟摆动次数。 若次数多于 60,适当加长摆长;少于 60 则缩短摆长,反复调试。 直至计时器显示 1 分钟内摆恰好摆动 60 次,此时的摆即为所需。 有什么更快或更简单的解决方法吗? 怎样在最短时间 内完成调试? 利用材料, 组装一个简易的 "钟摆" 。 反复测试,不断调整和记录,使制作完成的摆正好1分钟摆动60次。 1分钟摆动60次的摆钟, 它的摆绳长短有什么特点 在标准重力下,1 分钟摆 60 次的摆,摆绳(含摆锤重心)长度约 24.8 厘米,特点是长度固定且精准,确保摆长稳定,才能维持每分钟 60 次的固定摆动频率。 课堂练习 要制作 1 分钟摆动 60 次的钟摆,当测试发现摆 1 分钟摆动 50 次时,应该( )摆绳长度。 A. 加长 B. 减短 C. 不变 摆的快慢主要与( )有关。 A. 摆绳长短 B. 摆锤质量 C. 摆动幅度 快速测试钟摆摆动次数的策略可以是( )。 A. 测试 30 秒,推算 1 分钟次数 B. 直接测试 1 分钟 C. 不测试,凭感觉调整 A A A 课堂练习 判断题 制作钟摆时,初始摆绳长度可以随意选择,反正能调整。( ) 摆绳长度相同的摆,1 分钟摆动次数一定相同。( ) 调整钟摆时,每次只能小幅改变摆绳长度,便于精准调整。( ) √ √ √ 同学们,今天我们制作了 1 分钟摆动 60 次的钟摆,知道通过测试调整摆绳长度能达到精准计时。摆绳长度合适时,摆 1 分钟就摆动 60 次,这离不开我们的多次尝试。 制作钟摆 设计:材料、初始摆绳长度、测试调整计划 制作与测试:组装→测试摆动次数→调整摆绳长度→重复测试 摆绳特点:特定长度使摆 1 分钟摆动 60 次 快速策略:测试部分时间,推算整体次数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小学科学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 “计量时间” 单元的实践课,任务是制作 1 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的钟摆。教材引导学生经历设计方案、制作与测试、研讨的过程,结合对摆绳长度与摆动次数关系的已有认识,让学生在实践中调整摆绳长度,使钟摆达到精准计时,体现 “做中学” 理念,培养工程设计与问题解决能力。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了解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越短,摆越快),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和动手能力,但在实际制作精准计时的钟摆时,对摆绳长度的精细调整缺乏经验。他们喜欢实践操作,能积极参与设计与测试,但需要教师在方法指导和问题解决上给予支持。 核心素养分析 科学观念 进一步巩固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的关系,知道通过调整摆绳长度可使摆达到特定的摆动次数(如 1 分钟 60 次)。 科学思维 通过设计、制作、测试钟摆的过程,培养工程思维(如优化设计、解决实际问题),能分析钟摆摆动次数与摆绳长度的关系并进行调整。 探究实践 参与钟摆的设计、制作、测试全过程,学会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设计方案→制作→测试→调整),提升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能力。 态度责任 激发对精准计时工具制作的兴趣,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尝试、不断改进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设计并制作 1 分钟摆动 60 次的钟摆;通过测试调整使钟摆达到精准计时。 教学难点 精细调整摆绳长度以达到 1 分钟摆动 60 次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