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82144

1.1 磁生电的探索 教案 (2)

日期:2024-06-20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8334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磁生,探索,教案
  • cover
1.1 磁生电的探索 教案2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发生的过程 通过实验理解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查阅资料,与同学交流讨论电磁感应现象的探索历程 通过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的探究,认识到猜想与假设的重要性 探究过程中,能和同学进行交流、分析、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历程的学习,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会电磁感应现象对人类生活产和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通过对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探究,认识到猜想和假设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手摇式可充电电筒来引入课题,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稍微分析一下它的工作情况和原理,在没有用手摇时候,利用电池供电;在利用手摇时候是靠什么供电呢? 学生可能回答,里面有发电机.那么发电机是怎么样起电的,这个问题我们在这节课里将得到答案. 新课教学 一、电磁感应的探究历程 (1)菲涅耳(A.J.Fresnel,1788—1827,法国物理学家)的贡献:在奥斯忒公布他的发现不久,菲涅耳就宣称他把磁铁放在螺旋线圈里,能够成功地由磁产生出电。但是当其他科学家按照这样做时,却没能产生出电,但是菲涅耳的这一发现却启发了安培于1821年着手于这一方面的探索. (2)安培(A.M.Ampere,1775—1836),法国学家安培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将一个多匝线圈固定在竖直平面上,在这个线圈的内部的同一竖直平面悬挂一个可以转动的闭合线圈。他设想,当固定线圈中通以强电流时,悬挂的闭合线圈中也会产生某种电流而出现磁性;这时如果用一个强磁铁接近它,就会使中间的可动线圈转动起来。由于他只是在稳态情况下进行实验,所以未能探测到这种现象. (3)科拉顿(D.Colladen,1802—1892):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将一块磁铁在线圈中移动,试图在螺线管中产生出电流。为避免磁铁对电流计的指针产生影响,他用一根很长的导线把螺线管和电流计连接起来,并把电流计放在隔壁的房间里。实验时,他将磁铁分别插入和拔出螺线管,然后再跑到隔壁房间观察电流计的摆动情况。但不管他跑的多快,始终没有看到电流计的偏转. (4)亨利(J.Henry , 1797—1878)美国科学家亨利于1830年暑期,在研究绕有不同长度导线的电磁铁所产生的磁力大小时,把一个线圈与电流计相连,当线圈放在蹄形电磁铁的两极之间,当他给电磁铁通电时,电流计指针出现了摆动,断开电源时,电流计指针向相反方向摆动。由于新学期开学,他不得不停止了这一研究,因而错过了发表这一成果的时机,被誉为离发现“磁生电”现象只有一步之遥的人. (5)戴维在法拉第之前已经在实验中探究出了电磁感应现象,但是由于戴维没有及时总结,从而使这一成果与他失之交臂……. (6)法拉第(M.Farad 1791—1867)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自1821年就开始了磁生电的研究,他用强磁铁靠近闭合线圈,想在闭合线圈中产生出电流,均遭到失败,但他毫不气馁,仍然坚定地进行各种实验,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于831年发现了磁生电的现象. 二、科学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过度:现在我们来模仿前人来做些实验来探究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生电 探究1:如图(1)所示,进行以下实验: ① 让导体AB与磁场保持相对静止 ② 让导体AB平行于磁感线运动 ③ 让导体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探究2:如图(2)所示,将螺线管与电流计组成闭合的回路,把条形磁铁插入、拔出螺线管,或静止在螺线管中,注意观察是否有电流产生. 小结:a:在探究1中,当导体AB在磁场中静止或平行磁感线运动时,无论磁场多强,闭合回路都没有电流;当导体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闭合回路中有电流产生    b: 在探究2中,当条形磁铁静止在管中时,无论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