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24917

海南省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11461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海南省,答案,试题,历史,月月,学期
  • cover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10月份 独立练习历史学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 1. 2022年9月,考古学家在湖北学堂梁子遗址发现一具距今100万年左右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将之命名为“郧县人”3号,这是迄今所见欧亚内陆同时代最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据此考古发现可知 A. 郧县人是中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 B. 该遗址是世界上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C. 郧县人是欧亚内陆最早古人类 D. 该遗址为探讨古人类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2.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在这部专题片里,我们不可能看到的生活场景是 A. 元谋人使用打制石器 B. 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 C. 北京人人工取火的场景 D. 山顶洞人用骨针缝制衣服 3. 《万古江河》一书的作者许倬云认为: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据此,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 A. 学会保留火种 B. 原始农业兴起 C. 群居生活出现 D. 使用打制石器 4. 人类的祖先发现一些谷类可以在土地上栽种,捕获的小动物可以在家中饲养。年深日久,终于进入“五谷(稻、黍、稷、麦、菽)丰登,六畜(牛、马、羊、猪、鸡、狗)兴旺”的时代。这描述的是( ) A. 远古先民善于在自然界中探索 B. 定居生活给先民们带来的影响 C.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过程 D. 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带来的问题 5. 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有的墓葬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精美的工艺品和日常用品,有的墓葬却一无所有。同期的良渚文化遗址亦是如此。这说明当时( ) A. 爱美意识形成 B. 社会分化出现 C. 禅让制度盛行 D. 中央集权确立 6. 五六千年前,黄帝联合一些部落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战败,归顺黄帝。这里的战争指的是( ) A. 涿鹿之战 B. 阪泉之战 C. 牧野之战 D. 桂陵之战 7. 2024年是中国甲辰龙年。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 ) A. 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 B. 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 C. 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D. 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 8. 二里头遗址是一座沉睡千年的神秘古城,被誉为“最早的中国”。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该遗址反映出( ) A. 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 商朝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 C.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D. 商朝时期手工业非常发达 9.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应该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10. 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变为“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现象,是哪一件事情推动的?( ) A. 禹传子启 B. 商汤灭夏 C. 盘庚迁殷 D. 武王伐纣 11.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语出《左传》,隋唐间儒家学者孔颖达将其注释为“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这说明分封制设立主要为了( ) A. 稳定周初政治形势 B. 扩大西周地方实力 C. 促进各地民族交融 D. 削弱了诸侯的权力 12. 正确地计算历史年代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当时属于( ) A. 公元7世纪初 B. 公元7世纪末 C. 公元前8世纪后期 D. 公元前8世纪前期 13.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一些人分封到地方,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以扩大统治范围。下面是他分封的部分诸侯国的示意图,这说明西周分封的依据之一是( ) A. 年龄 B. 军功 C. 血缘 D. 地域 14. 春秋后期促进了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