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5.3.3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3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知识梳理】 1.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的_____像的原理制成的。被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必须_____镜头的二倍焦距,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 2. 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的_____像的原理制成的。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屏幕到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 3. 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的_____像的原理制成的。此时被放大的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应_____于一倍焦距。 【随堂练习】 1. 如图所示,通过手表表盘上光滑透明凸起部分,能清楚地看到日期信息,光滑透明凸起部分相当于_____镜,看到的是日期数字的_____(填“实”或“虚”)像。手表的背面打磨得非常平整光滑,能清楚地照出人眼的像,此像的大小与人眼相比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如图所示为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若图中h=40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小于_____cm。若使镜头远离屏幕,则屏幕上的像将变得模糊,这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可移动投影片,应使它_____(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3. 小明做作业时,动手操作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找了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普通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笔,如图所示。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不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先成虚像,后成实像 B. 笔尖一直变长变大 C. 到某一位置,笔尖突然改变方向 D. 笔尖先变长,后变短 4. 拍集体照时,摄像师发现两侧都有人不在画面中,而该相机镜头的焦距不变。为了使每个人都能进入画面,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使镜头离人群远些,离底片近些 B. 使镜头离人群远些,离底片也远些 C. 使镜头离人群近些,离底片也近些 D. 使镜头离人群近些,离底片远些 【基础过关】 1. 某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cm,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_____像。如果他想看到更大点的像,那么应该将放大镜适当_____(填“靠近”或“远离”)邮票。 2. 班主任用照相机拍摄九年级毕业照,在相机底片上成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两名同学的像出现在照相机取景框外,要拍摄所有同学完整的像,照相机应_____(填“远离”或“靠近”)同学们,同时将镜头向后缩。 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的像清晰,此成像规律的应用是 ( ) A. 照相机 B. 放大镜 C. 摄像机 D. 投影仪 4. 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六号飞船腾空而起,它在地面摄像机中所成的像是( ) A. 实像,像变大 B. 实像,像变小 C. 虚像,像变大 D. 虚像,像变小 5. 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如图所示。盒内底部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有焦距为5cm和10cm的两种凸透镜,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焦距f与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 ) A. f=5cm,h=10cm B. f=10cm,h=12cm C. f=5cm,h=12cm D. f=10cm,h=6cm 6. 如图所示为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世界天然大花园”百里杜鹃景观,若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6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 A. 大于60mm、小于120mm B. 小于60mm C. 大于120mm D. 等于60mm 7. 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使看到的字更大、更清晰,应使( ) A.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B.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C.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