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28619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全章习题课件(共10份打包)2025-2026学年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235794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章,八年级,2024,学年,2025-2026,打包
    (课件网) 课堂检测 知识精练 新知梳理 第3课时 生活中的透镜 3.6 凸透镜成像规律 课标要求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放大镜的原理: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即物距_____一倍焦距时,对着凸透镜观察,可以看到物体_____立、_____的_____像,通常选用焦距比较_____的凸透镜作为放大镜。 小于 正 放大 虚 小 2.(1)照相机的结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胶片相当于_____。 (2)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离镜头二倍焦距外(u>2f)的物体发出的光经过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_____立、_____的_____像。 3.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f<u<2f)时,成_____立、_____的_____像。 凸透镜 光屏 倒 缩小 实 倒 放大 实 知识点 放大镜 例1  微雕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袖珍艺术品。小明利用焦距为20 cm的放大镜在铅笔芯上进行雕刻练习,如图1所示。小明用这个放大镜雕刻时 (  ) A.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实像 B.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倒立的像 C.铅笔芯与放大镜的距离小于20 cm D.铅笔芯距放大镜越远,铅笔芯的像越小 C 图1 知识点拨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要使所成的像变大,放大镜应适当远离物体。原理如下图: 知识点 照相机 例2   图2为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图,照相机的镜头是_____透镜,照相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u和镜头的焦距f的关系为_____,底片上成的是景物_____立、_____的_____像。 图2 凸 u>2f 倒 缩小 实 例3  如图3所示,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在较暗的室内,把_____(选填“凸透镜”或“半透明膜”)对着明亮的 图3 室外,移动纸筒,改变凸透镜和半透明膜间的距离,就可以在半透明膜上看到景物清晰的像。如果想使半透明膜上的这个像更大一些,应将自制相机_____景物,同时向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靠近”或“远离”)半透明膜方向移动纸筒。 凸透镜 靠近 远离 知识点拨 若要使照相机拍摄的像变大,具体的调节方法如下: 物近(靠近景物)→像远(镜头前伸,远离底片)→像变大(底片上的像变大)。 知识点 投影仪(幻灯机) 例4 图4为投影仪的工作原理图,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投影片通过镜头在屏幕上成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要_____(选填 图4 “正着”或“倒着”)放置。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应将投影仪的镜头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屏幕并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 凸 放大 倒着  远离 减小 知识点拨 若要使投影仪所成的像变大,具体的调节方法如下: 物近(镜头后缩,靠近投影片)→像远(远离光屏)→像变大(光屏上的像变大)。 1.(知识点1)小明在家尝试自制一个“昆虫观察盒”:找一个透明瓶子,把瓶盖中央部分抠掉,将一个凸透镜放在盖子里并用热熔胶固定(如图5)。小明手边只有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在家里找到了下面四个瓶盖大小合适、高度不同的瓶子,他最好选用 (  ) A.高度为8 cm的瓶子 B.高度为10 cm的瓶子 C.高度为15 cm的瓶子 D.高度为25 cm的瓶子 A 图5 2.(知识点2)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飞行的飞机上对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的照相机镜头焦距为50 mm,则底片与镜头的距离应 (  ) A.略大于50 mm B.略小于50 mm C.等于50 mm D.等于100 mm A 3.(知识点3)图6所示是一个自制投影仪模型。将手机和凸透镜分别固定在纸盒的两端,调整“投影仪”到墙面的距离,可在墙上看到手机屏幕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墙上看到的画面是手机屏幕所成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此自制投影仪的凸透镜焦距一定大于20 cm C.凸透镜到墙面的距离一定大于手 机屏幕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