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28972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2615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内蒙古,学期,答案,试卷,期末,历史
  • cover
鄂托克旗乌兰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 总分:5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小唐同学在参观西安半坡博物馆时,能感受到( ) A.干栏式建筑的巧妙 B.人面鱼纹彩陶盆的古朴美 C.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D.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2.2024年甲辰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于4月4日上午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隆重举行,今年的公祭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为主题。我们祭祀黄帝主要是因为他( ) A.发明了文字,编制了乐谱 B.曾经打败过炎帝和蚩尤 C.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3.“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实行世袭制 B.实行分封制 C.实行郡县制 D.实行行省制 4.春秋战国时期,众多思想家关注和担忧社会发展方向,纷纷提出救世之策。各学派之间相互论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当时(  ) A.王室日渐衰微的表现 B.诸侯争霸战争的结果 C.政治经济变革的反映 D.分封制度确立的影响 5.在某展厅,小明读到了“从分封到县郡”“从青铜器到铁器”“从贵族到士人”的导览内容。据此判断本展厅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B.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 C.魏晋时期的北方民族交流 D.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 6.“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材料中的“动机”是指( ) A.树立皇帝绝对权威 B.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C.消灭种种异端学说 D.弘扬传统思想文化 7.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汉朝的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 C.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D.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 8.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 A.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9.十六国时期,氐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皇帝苻坚“行礼于辟雍(行乡饮、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祀(祭祀)先师孔子”,前秦政权形成“学识渊博的儒士全部聚集”的局面。苻坚这一举措( ) A.改革了官员选拔制度 B.体现“无为而治” C.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 D.有利于民族交融 10.山西是中国古代墓葬壁画留存较多的省份之一,其中以北齐时期的壁画最富盛名。例如:太原迎泽区王家峰北齐徐显秀墓壁画,晋源区王郭村娄睿壁画等。这些壁画不仅是当时最高绘画水平的代表作品,还全方位生动再现了北齐时期独特的社会风貌和生活场景。据此可知,山西古代墓葬壁画具有( ) A.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 B.实用价值与史料价值 C.商业价值与史料价值 D.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老的中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春秋后期:老子道,孔子仁 战国: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韩非强调以法治国 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焚书坑儒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依据材料分别指出老子和孔子在政治上的主张,并用一句话来评价孔子。 (4分) (2)依据材料指出战国时期,各家学派代表人物著书立说这一事件的名称。(2分) (3)依据材料可见秦汉时期对待儒家思想态度不同,但目的相同,请问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西汉武帝接受了谁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