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32185

2 传统节日 教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2862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传统节日,教案
  • cover
2.传统节日 课题 传统节日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主要讲的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通过做课件,在课件中展示我国各个传统节日的图片和视频,带领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增强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在积累字词的基础上,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培养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感。 学前准备 1.搜集我国各个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故事。(师生) 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多音字“传、重、会、当”。 2.增强学生对各个传统节日的了解。 学习重点 掌握生字,理解课文,熟知文中出现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学前准备 1.搜集我国各个传统节日的习俗。(师生) 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启发谈话,说说对自己知道的我国传统节日及其习俗,引入课题。?2.出示课件上有关节日的图片或视频。?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 1.学生自由发言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2.学生结合课文和课件上面的图片或视频学习传统节日。?3.学生齐读题目。 1.说出你知道的节日并说出其日期。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用时:15分钟) 1.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新字。 4.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1)开火车认读生字。(2)用生字组词。?5.指导学生书写。?6.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分层地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3.仔细观察“我会认”中的生字,找出这些字的特点,并组词。?4.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5.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描红、临写。?6.小组成员分层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用时:15分钟) 1.指名学生朗读。?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句话(一个句号为一句)?几个节日??(2)课文共讲了哪几个节日??(3)每个节日都是怎样庆祝的? 1.朗读课文。?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本文一共有8句话,共7个节日。?(2)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和课文讲述,如春节贴窗花、放鞭炮;元宵节看花灯、吃元宵。 四、总结,拓展。(用时:5分钟) 1.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 布置作业。 1. 学生畅谈本课学习所得。2.继续描红、临写、抄写词语,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并背诵全文。 教学反思 过节应该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因此学习本课时不能沉闷地学课文,这样就把本应生动的课上死了,所以本课以孩子们过节时“玩”的心态去学习。在上本课时,突出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各个传统节日在课文中单调的文字,用图片、视频的方式加以丰富,让孩子们在过节一样的喜悦中享受学习,在喜庆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解读课文深化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理解。 2.激发学生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学习重点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语言讲好故事的能力;加深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并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有关节日的故事,如七夕节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搜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巩固,检查生字听写和背诵。(用时:15分钟) 1.听写、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2.组织学生背诵课文。?3.导入新课。 1.学生听写生字、新词。?2.学生背诵课文。?3.导入课件。 7.换偏旁,组新字。 贴———( ) 转———( ) 郎———( ) 宵———( ) 二、精读课文,课外拓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