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春天》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脱、袄”等生字,会写“冲、寻”等字,会写“春天、寻找”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课时】两课时 【单元学习任务】做春天的发现者 【本课子任务】寻找春之足迹 【第一课时】 情境创设引课题: 1.(播放风声)小朋友们,你们听风跑得直喘气,要向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想知道是什么好消息吗?听老师念完这首诗,你就知道了。 2.师范读,问:风带来了什么好消息?(春天来了)你感受到风的心情怎么样?(激动、急切、着急、高兴……)谁能像风一样,把这个好消息向全世界宣告一下呢? 3.训练朗读: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为什么重复说这句话?①一开始还不确认,后面非常肯定,所以重复说,坚定地说。②一开始是向身边人说这个消息,后来是向全世界宣告。) 4.小结:朗读就是要读出情感和声音的变化。我们一起宣告这个好消息! 5.春天在呼呼的春风里,在美丽花朵里,春天还在哪里呢?今天我们要继续做春天的发现者,一起走进第二课,去寻找春天的足迹!齐读课题。 任务一:自读课文初识春天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子多读几次。 2.词语分组出示: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找每组词的共同点。个别同学挑战读,带读。说规律:第一组都表示动作,第二组都表示事物,第三组都是AABB式的叠词。 3.把词语分分类,就更有利于记忆了,再次读读这些词。 任务二:个性朗读共探春 1.春天来了,让我们跟着同伴一起出门去找春天,在朗读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学习要求: ①读读第2-3自然段,找出孩子们的动作,在下面打“△”。 ②同桌交流:孩子们有什么心情,春姑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③练习朗读,读好孩子们的心情。 (1)交流:连续动词(脱、冲、奔、寻找),表现了孩子们什么心情?(急切)如何读好这种心情?老师送你们第二个朗读妙招———表演读。 孩子们,“脱”这个字最早是这样的,表示一个人把肉的皮、骨头都去掉。所以有个词叫“脱皮”。现在孩子们脱去的是棉袄,见过棉袄吗?(联系生活:棉花填充的一种衣服)和衣服有关的字,我们又积累了一个。边读边做动作,自己练习一下。 请同学来读。(引导:动作词稍微加重,语速稍快,才能体现孩子们的急切。)大家一起读。 (2)你们能模仿课文,用上连续的几个动词说说这两句话吗? (3)再看春姑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害羞) “羞”就像一只羊用尾巴把自己丑陋的地方遮住。害羞的表现是怎样的呢?师生演:请一位女孩子上台,看,她长得多水灵,真可爱。(孩子害羞得用手捂住自己的脸,躲躲藏藏、遮遮掩掩,即可停止。否则再请一位表演。) 看到了吗,害羞的时候就会这样子,难为情、不好意思,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两个词还是近义词呢。再读一读,把它们积累下来。 (4)这里把春天比作了小姑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看谁会提问。(师引导,学生答不出则由老师自己提问:为什么比作小姑娘,比作小伙子、老太太可以吗?)春天是万物复苏、焕发生机的季节,老太太生命力不行了,不恰当;初春的时候,花草树木都长得不茂盛,只是刚刚冒出来,就像害羞的姑娘,小伙子给人感觉不太会害羞,而是酷酷的帅帅的。 小结:所以比喻要恰当。 (5)书写“姑娘”:这两个字还是要我们书写的生字,这个“娘”字单独出现的时候读第二声,跟老师拼读一次,组成词语就变成轻声,读。“姑娘”都是女字旁,且都是左右结构。还需要注意什么?(生答:“姑”左右等高,“娘”左短右长,竖提在竖中线上。)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注意写字姿势,自己写一写。写完以后和范字对照看一看,写得好就给自己打五角星,不够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