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32563

9.我的战友邱少云同步练习(有答案)

日期:2025-09-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374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我的,战友,邱少云,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9.我的战友邱少云 基础巩固 一、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山坳(āo ào) 蜷腿(quán juǎn) 干涸(hé kū) 潜伏(qián qiǎn) 二、下列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 在那场 的战斗中,炮火 地轰击着阵地,硝烟弥漫,火光冲天。战士们不畏生死,以 的姿态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A.猛烈 激烈 壮烈 B.激烈 猛烈 壮烈 C.壮烈 猛烈 激烈 D.猛烈 壮烈 激烈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1.这句话体现了“我”当时 的心情,画横线的部分能用成语“ ”来代替。 2.我也有过这样的心情:当 时,我心里像 。 四、根据课文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阅读提优 五、课外阅读。(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上甘岭战役中惊心动魄的生死瞬间 ①那一天,19岁的胡修道击退敌人进攻40余次。 ②随着战斗不断深入,志愿军与敌军都不断增加兵力,对阵地的争夺不断升级。志愿军将山上重要的无名高地分别编号,以便使用炮火和作战指挥。胡修道和两名战友负责坚守3号阵地。 ③拂晓,敌军在飞机、火炮的掩护下向阵地发起进攻。胡修道生前接受采访时曾回忆,由于那时是“第一次与敌人真枪实弹地干”,自己特别紧张。眼看敌人越来越近,随着班长一声令下,胡修道就拼命地往敌群中扔手雷。 ④“直到班长抓住我的手腕,我才知道敌人被打退了。”胡修道说,“当时弹药供给困难,这么多年,我一直懊悔自己浪费了太多弹药。” ⑤还没等胡修道喘口气,敌人又发起猛攻。胡修道和战友英勇还击,他们连续作战3小时,打退敌人多次进攻。由于攻势太猛,10号阵地已经没了战斗力,胡修道和战友立即突破几道火墙,前往支援。 ⑥这时,排长郭三旦也匍匐过来支援。可没想到,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排长在胡修道眼前壮烈牺牲。“死也要守住阵地”是排长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⑦排长牺牲了,负伤的战友又被调走,阵地上只剩胡修道一人。 ⑧为了尽快结束战斗,敌人把坦克开了过来,几百门火炮齐射,头顶上的飞机开始狂轰滥炸。面对蜂拥而至的敌人,胡修道心里憋着一股劲儿,拼了命地战斗。他依靠着所剩不多的弹药,在两个阵地间来来回回地打,如狂风飞旋,打退了敌人十几次进攻。 ⑨黄昏时,敌人又一次漫山遍野地挤压过来。胡修道扔完最后一颗手雷后,抓起身边的枪,跳上阵地,大叫一声:“敌人上来了,冲啊,为战友们报仇,为祖国人民争光!” ⑩伴随着这声怒吼,周围阵地同时响起了撼天震地的喊杀声。千钧一发之际,志愿军的大部队赶到,敌人再次溃逃,战斗胜利了。后据前线观察哨统计,在炮兵的支援下,胡修道和战友共打退敌人进攻40余次。 作家杨朔曾在文章《金星英雄》结尾处写道:“这个19岁的青年活生生地说明了敌人为什么在朝鲜碰得头破血流。敌人攻不动上甘岭,更攻不动朝鲜,因为在上甘岭上,每条战线上,我们到处都有无数像胡修道这样的人物。” 1.下列关于胡修道故事的描述中,不能体现文章题目中“惊心动魄”的一项是 ( ) A.胡修道第一次与敌人真枪实弹地干,非常紧张,用了很多弹药才击退敌人。 B.敌人持续发动猛攻,排长郭三旦在胡修道眼前牺牲。 C.只剩胡修道一人在两个阵地间用所剩不多的弹药应对敌人的进攻。 D.志愿军的大部队中、上甘岭上的每条战线上都有无数像胡修道这样的人物。 2.第⑧段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其中整体描写了 的场面,这是“面”的描写;还细致描写了 的细节,这是“点”的描写。这样点面结合的写法的好处是 。 3.读画“ ”的句子,你认为胡修道此时会想些什么呢 写在批注框内。 4.请你根据文章具体内容,完善下面的“人物阅读卡片”。 人物阅读卡片 人物: (限填一人) 人物形象: (填词语,至少1个) 相关情节: (结合情节概述,不得照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