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积累与运用专项集训卷-2025-2026学年语文九年级上册统编版 1.阅读文段,完成下题。 近期,《逃出大英博物馆》在自媒体行业独领风骚,火爆全网。短剧讲述的是一盏中国玉壶“逃出”大英博物馆寻找回国之路的故事。富丽堂皇的大英博物馆的藏品大多来自世界各个文明古国,英国(1)jié lüè 了中国文物两万多件,这还仅是公开的数据。但是英国政府报道却断章取义,想要洗涤自己的卑鄙行为,这简直是妄想。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从大英博物馆中走出来,都是带着忧戚的面容离开。看到这么多文物常年流落他国,除了自吹自擂的愤怒,我们更应该了解这段历史,将其牢记于心中。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jié lüè( ) ②洗涤( )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断章取义 B.富丽堂皇 C.妄想 D.自吹自擂 下面是学校为研学活动撰写的序言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忙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在这场_____的活动中,学生们将有机会参观世界技能博物馆及人工智能体验馆,去亲身体验各种职业,从工匠们炉火纯青的技艺到科技精英们前沿的创新实践,每一种职业体验都犹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点亮学生们心中对不同职业的xiàn慕与向往。 真正的职业体验不应是片面的,而应心无旁骛,深入其内核,去_____那些能够滋养心灵的成长养分,去探寻那些引领职业成功的秘jué,避免_____地解读职业,从而亵渎职业的神圣与崇高。 2.请给序言中加点的字注音。 心无旁骛 亵渎 3.请写出序言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xiàn 慕 秘jué 4.下列依次填入序言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别开生面 获得 言不及义 B.耳目一新 汲取 言不及义 C.别开生面 汲取 断章取义 D.耳目一新 获得 断章取义 研学活动中小华同学在世界技能博物馆第三展区看到一段介绍性文字,并将其记录了下来,请你修改完善。 第三展区的开场秀是一个3D互动装置【甲】《天工开物》———由多面LED屏幕搭建而成的270°三维立体大屏,打造出一个沉浸式互动观影空间。用手一按,【乙】《天工开物》的代表性章节就会动态呈现在参观者面前。这本书既是一部记录古代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的宝典,也是一部反映明代末年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的百科全书。它由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全书分三卷18篇,附有123幅精美生动的插图,清晰描写了多项生产技术的工序和工具的名称、形状。 5.上面文字中甲、乙两处“天工开物”都用了书名号,这样用对不对?请简述理由。 6.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 复句。 以下是小东总结的内容。 我们了解圆明园历史,欣赏圆明园“四十景”,并非出于表面的追捧或炫耀,而是为了了解中国人民曾创造的世界奇迹。然而,这座昔日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在19世纪却遭遇劫难,被侵略者洗劫、焚烧,以至于珍宝荡然无存,最终变成一片废墟。侵略者们吞下了圆明园的万千赃物,却还以主人自居。这种荒谬想法,实则是对历史真相的严重扭曲。大量确凿的史料均无可争议地证明:这是一场野蛮的侵略。 7.小东准备的内容中,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富丽堂皇 B.荡然无存 C.赃物 D.野蛮 8.下列同学们的留言,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圆明园不仅展现了当时工匠高超的技艺,而且凝聚了中华民族。 B.圆明园内珍藏了无数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 C.圆明园是中华文明无比辉煌的象征,如今那些断壁残垣无时无刻在提醒着我们要对历史进行反思。 D.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意味着中国在民族富强之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下面是同学们找到的资料。 圆明园是位于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规模宏伟。园中诸多精巧的建筑与奇珍名树相互映衬,让人眼花撩乱。可以说,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