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32603

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74703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有的,纪念,鲁迅,有感,课件,27张
  • cover
(课件网) 六年级上册 · 语文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导入激趣,初识伟人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人民永远铭记? 周恩来 袁隆平 导入激趣,初识伟人 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的人名垂青史,有的人遗臭万年。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诗来探讨,什么样的人才值得人民永远怀念。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认识作者与背景 臧克家 臧(zāng )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山东诸城人,笔名少全、何嘉。中国现代诗人、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怀着现实关切,创造性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创作出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文学作品。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同学们,你知道臧克家是在什么情景下写下的这首诗吗? 背景链接: 本诗写于1949年,鲁迅逝世13周年后。诗人参观鲁迅故居,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不朽诗篇。 同学们,你知道臧克家为什么要写这一首诗呢? 臧克家 鲁迅 著名诗人,是鲁迅的学生和崇拜者。 崇拜 臧克家因崇拜鲁迅,在参观鲁迅故居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朗读感知,梳理内容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理解诗歌中两种“人”的具体含义和不同表现。 3.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感悟诗歌蕴含的深刻哲理。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读诗歌,扫清障碍 不朽 (bù xiǔ):永不磨灭。 摔垮 (shuāi kuǎ):摔倒,垮掉。 下场 (xià chǎng):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 抬举 (tái jǔ):看重某人而加以称赞或提拔。 词语解释 初读诗歌,扫清障碍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朗读指导 深沉、思索地读。 (总起全文,提出问题)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读描写“有的人”的句子时,用鄙视、批判的语气;读描写另一种“有的人”的句子时,用赞扬、崇敬的语气。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语气转为坚定、有力,读出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结果。 整体感知 诗歌主要写了哪两种人? 一种人(反动统治者) 另一种人(鲁迅及革命者) 活着,他已经死了 死了,他还活着 精读品析,感悟对比 他们如何对待人民?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骑”这个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骑”这个字,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强烈的反感和愤怒。 它不仅仅是一个动作描写,更是一个凝练的象征,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蛮横、傲慢、愚蠢的压迫者形象。诗人臧克家选用这个字,充满了对这类人的极度鄙视和无情批判。 精读品析,感悟对比 他们如何对待人民?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当牛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