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34587

1.1.2 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实验优质课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225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1.2,估算,种群,密度,方法,实验
  • cover
《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的思路研究和误差分析,提高学生归纳、比较等科学思维能力。 2.通过模拟实验和情境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运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运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2.教学难点 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内容由药草皇后———蒲公英”的视频素材导入,并以学生熟悉的蒲公英、校园流浪猫为贯穿整节的情境。根据课前实地调查中遇到的困惑,学生提出、确定要探究的问题。通过模拟实验,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要探究的问题,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然后,学生上台展示实验结果,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样方法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概念的建构。标记重捕法,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不太好理解,所以,我拓展增加了标记重捕法的模拟实验,通过估算盒子中黄豆的总数,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所选的例子都是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感兴趣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等科学思维,使学生认同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关注身边动物、植物的保护。 教学过程 探究实践: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一)课前检测 通过小游戏,让学生为每种生物选择恰当的调查方法,并总结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的在调查时的适用范围。 (二)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教师播放“药草皇后”—蒲公英的视频,引入学习主题。 教师播放“学生实地调查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视频,引入要探究的问题, 小组分工合作领任务。 (三)设计实验方案 提出问题 确定要探究的问题是 。 制定计划 准备调查用具:草地模型、提前做好的样方框、绳子、图钉、尺子、 实验记录单、胶带、笔等。 讨论确定小组成员间分工:4名同学组成1个调查小组,组长负责组织 协调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上台责汇报交流、对小组成员的综合表现作 出评价,2人负责确定样方并计数,1人负责记录。 (四)实施计划 1.准备 观察自己的调查用具是否准备齐全。 2.确定调查对象 观察该地段中有哪些双子叶草本植物,确定本小组要调查的对象。 3.确定样方的大小和取样方法 观察调查对象的分布状况和地段的形状,根据观察结果,结合下面提示,讨论确定样方的多少、样方的大小和取样方法。 样方的大小一般以为1m×1m,如果该种群个体数较少,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 对于非长条形的地块,常采用五点取样法取样;对于长条形地块,则一般采用等距取样法。 4.取样和计数 用五点取样法取样时,先确定要调查的样地,用绳子拉出该地段的2条对角线,以2条对角线的中点为中心确定一个面积为1m2的正方形样方,记为样方1;在对角线交点与正方形样地4个顶点的中点处分别取样,并记为样方2、3、4、5,共取5个面积为1m2的正方形样方。 用等距取样法取样时,先用绳子围出长方形样地,再随机选取第1个正方形样方,记为样方1,随后等间距取另外4个样方,分别记为样方2、3、4、5,共取5个面积为1m2的正方形样方。 5.完成实验记录表 (五)结论 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的结论。 (六)小组展示,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七)构建样方法的概念图 学生通过拖动,总结样方法的四个步骤及注意事项。 拓展实验:标记重捕法模拟实验 创设情境 要调查校园中的流浪猫,用样方法还可行吗? 研究思路 学生描述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流浪猫的研究思路。 模拟实验 模拟标记重捕法,用黄豆代表校园中的猫,估算黄豆“猫”的数量。首先从罐中抓取一部分黄豆(猫),计数(200)并做上标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