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新知导入 同学们,苏东坡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是描写哪里的美景呢?对,西湖。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不仅流传着动人的爱情故事,更有一首首动人的、优美的诗篇。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美丽景色的《钱塘湖春行》,它的作者是———白居易。 白居易(公元772年~公元846年),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白居易又被称为“诗王 ” “诗魔”。 白居易简介 作者简介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继杜甫之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又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著有《白氏长庆集》。 作者简介 代表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暮江吟》《忆江南》《问刘十九》等。 写作背景 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 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 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 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 一山:孤山。 二塔:保俶塔、雷峰塔。 三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三堤:白堤(断桥)、苏堤、杨公堤。 五湖: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 苏堤春晓 雷峰夕照 曲院风荷 断桥残雪 平湖秋月 双峰插云 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山上有孤山寺。 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初:刚刚。 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译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栖息,不知是哪家新来的燕子,正忙着衔泥筑巢。 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暖树:向阳的树。 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译文: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会使人眼花缭乱,芳草才生,尚未长高,仅能没过马蹄。 乱花:纷繁的花。 才:刚,仅。 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没(mò):遮没,盖没。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是观赏不够,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西湖的白堤。 行不足:观赏不够。 白沙堤:指西湖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 阴:同“荫”,指树荫。 比一比,看谁找得快 1:统读全诗,从中归结出诗人的游踪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写了初春的哪些景物? 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即游 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早春景象 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初春 湖水,垂云,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杨柳 白沙堤 早春景象的意思 首联是如何紧扣标题来写的 即首联中的哪些词语能够与标题中的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