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35092

第三章 光和眼睛 专题练习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24473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年,八年级,2024,物理,第三章,2025-2026
    专题一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于桌面上,E、F是两块可以绕接缝ON翻折的白色硬纸板。 图1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纸板应当    立在平面镜上。 (2)实验时应使光束紧贴纸板,目的是        。纸板表面应是    (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目的是使光在其表面发生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3)如图1-甲所示,反射角的大小为    。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选填字母) A.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B.绕ON向后翻折纸板F  C.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4)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光的反射现象中,_____。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50° 50° 3 60° 60° (5)在图1-甲的基础上,如果让光束沿着BO方向射向镜面,它被反射后将沿着    方向射出(用图中字母表示)。若入射光绕O点顺时针旋转,将观察到反射光绕O点    (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 (6)让一束光A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B,然后将纸板F绕ON向后折,如图1-乙所示,此时在纸板F上    (选填“能看到”或“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 (7)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将纸板F沿PQ剪开,将纸板F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1-丙所示,发现在纸板F的   (选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8) 小明建议用画有角刻度的纸板进行实验,如图2所示。与图1-甲中的装置相比,此装置的优点是                       。 图2 专题一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1)量角器 竖直 (2)显示光路 粗糙 漫 (3)50° C (4)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OA 逆 (6)看不到  存在 (7)下部 同一平面内  (8)能直接读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专题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图1 (1)分别放好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调节高度,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这样调节的目的是              。调节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蜡烛。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1所示时,光屏上恰好出现了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动到    cm刻度线处时,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3)在图1中,若小明将蜡烛移动到15 cm刻度线处,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才能得到清晰的像,移动后光屏上的像与原来相比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该原理成像的。 (4)在图1中,若小明用遮光板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与原来相比会     (选填“变暗”“变亮”或“不完整”)。 (5)在图1中,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小明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在原位置替换原来的凸透镜,要使光屏上仍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2.如图2-甲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图2 (1)如图2-甲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    cm。 (2)该同学将蜡烛、“水透镜”和光屏放至图2-乙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