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十五章 图形的相似 25.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课时1 相似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1.经历探索相似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发展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 2.通过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培养推理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2)你知道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有哪些? (3)三角形除了边和角之外,还有哪些要素? 中线、角平分线、高、周长、面积 问题导入 思考 做一做:请任意作一对相似三角形,并画出对应边上的高、中线、角平分线,观察这些对应线段的比与相似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猜想并验证结论. 猜想: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对应高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请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上述猜想. 学生活动一: 【一起探究】 探究新知 已知:如图, △ABC∽△A′B′C′ ,相似比为k,AD,A′D′分别为BC,B′C′ 边上的高. 求证:= k 证明:∵ △ABC∽△A′B′C′ , ∴ ∠B=∠B′. 又∵AD⊥BC, A′D′⊥ B′C′ , ∴∠ADB =∠A′D′B′=90°. ∴ △ABD∽△A′B′D′ . ∴==k. 你能证明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也等于相似比吗? 证明: 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学生活动二: 【一起探究】 探究新知 1.已知:如图,△ABC∽△A′B′C′,相似比为k,AE, A′E′分别为BC,B′C′ 边上的中线.求证: =k. 2.已知:如图,△ABC∽△A′B′C′,相似比为k,AF,A′F′ 分别为∠BAC,∠B′A′C′ 的平分线. 求证: =k.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你能用符号语言描述这一定理吗?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符号语言: ∵△ABC∽△A′B′C′,且AB:A′B′=k ∴AE:A′E′=AF:A′F′=AD:A′D′=k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除了这些线段你还能找到等于相似比的线段吗?动手画一画.并说明其正确性. 结论: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 例1:如图,在△ABC 中,AD⊥BC,垂足为D,EF∥BC,分别交AB,AC,AD 于点E,F,G, AD=15,求AG 的长. 学生活动三: 【探究判定定理的应用】 探究新知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进行总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目前为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你学了哪些? (2)本节课学习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数学方法?积累了哪些活动经验? (3)根据图形要素的研究视角,你对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后续研究有何设想? 课堂总结 1.如图,已知△ADE∽△ABC,相似比为2∶5,则AF∶AG 为( ) A.2∶5 B.5∶2 C.5∶1 D.1∶5 A 当堂检测 2.如图,在△ABC中,若DE∥BC,AN平分∠BAC交BC于N,交DE于M,=,DE=4cm,则BC的长为( ) A.8cm B.10cm C.11cm D.12cm D M N 第二十五章 图形的相似 25.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课时2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 1.经历探索相似三角形周长、面积性质的过程,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发展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 2.通过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 (1)你知道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有哪些? (2)三角形除了边和角及三条重要线段之外,还有哪些要素是值得研究的? 周长、面积 问题导入 思考 如图: △ABC∽△A′B′C′ ,相似比为k,分别为边上的高, (1)△ABC的周长与的周长的比与它们的相似比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2)△ABC的面积与的面积的比与它们的相似比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