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39466

1.1种群的数量特征 课件(共35张PPT)-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日期:2025-09-1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422450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生物,高中
  • cover
(课件网) 1.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是?由哪三大部分组成? 2.人体的五大免疫器官指的是?其中免疫细胞的“大本营”是?“作战战场”是? 3.免疫细胞的来源是?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其中淋巴细胞又包括哪些细胞?成熟的场所分别是? 4.什么是抗原?其化学本质是?抗原呈递细胞包括哪些细胞?其作用是? 5.什么是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哪些物质?抗体的化学本质、特点和作用分别是?细胞因子主要有? 拿出选必2和选必1 课前背书 目 标 大概念2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相互影响,共同实现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重要概念2.1 不同种群的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形成动态的生物群落 次位概念: 2.1.1 列举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 我们将学习什么 ? 心肌细胞 叶的表皮细胞 心肌组织 心脏(器官) 血液循环系统 大熊猫(个体) 叶的保护组织 叶(器官) 冷箭竹(个体) 生物圈 细胞 器官 组织 个体 系统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知识回顾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问题探讨 2015年,我国科学家基于长期的野外观测查明:在我国东北长白山脉北部地区,共监测到东北豹42只,其中,幼体2只,雄性和雌性的成体分别为21只和17只,未能判断性别的成体2只。 讨论2:调查东北豹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数目对于预测该种群的发展趋势有什么意义 弄清东北豹的数量现状,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东北豹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红外触发相机拍摄到的东北豹 讨论1:调查东北豹的种群数量对于保护它们有什么意义 性别比例 年龄结构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 阅读课本P2-4 思考下列问题: 1.种群密度的概念。种群密度是种群 的数量特征。调查种群密度的意义。 2.出生率、死亡率的概念? 3.迁入率、迁出率的概念? 4.年龄结构的概念?类型?年龄结构通过影响 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5.性别比例的概念?应用?性别比例通过影响 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6.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之间构建概念图 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资料1 东北豹、大熊猫等动物在人为保护的措施下,种群数量仍不能迅速增长。 鼠、蝗虫等动物,尽管人们采取各种防除措施,却仍然数量繁多,屡屡为害 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 老鼠45天左右可繁殖一次。母鼠生长2个月就可生殖,其怀孕到生产的时间一般在3-4周左右,其一年可生6-8胎,每胎能产仔5-10个。 东北豹每年最多生一胎,通常每胎产仔2~3只,偶尔有产仔1只或4只的情况,幼豹2~3岁后性成熟。 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数量出现较快增长。 出生率、死亡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资料2 几十年前,我国东北地区广袤无边的森林里,生活着很多东北豹。随着人类在这片森林里采伐林木、垦荒种地、建设铁路,东北豹逐渐从这里迁出,几近消失。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对东北虎、东北豹等濒危动物的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全面禁猎,禁止商业性采伐林木,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随着环境的大大改善,东北豹逐渐回归、迁入我国东北地区。 资料3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改变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迁入率、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越来越大 保持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