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语文园地一 我还能想象文章中描写的声音。如读《走月亮》,我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溪流声、秋虫的鸣叫声…… 我能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如读《观潮》,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潮由远及近、奔腾而来的样子。 交流平台 读文章,我还能“闻”到味道…… 回忆第一单元课文,和同学说一说: 你在读到哪些语句时看到了什么画面、听到了什么声音、闻到了什么味道呢? 除了看、听、闻,你们读文章的时候还能感觉到什么呢? 读到书上描写到食物味道时,我们也仿佛尝到了味道;读到大熊猫毛茸茸的,我们也仿佛摸到了那毛茸茸的熊猫…… 读文章时,调动多种感官,边读边想象画面能帮助我们理解文意,也是一种享受阅读的好方法。 读下面的词语,读准字音。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luó xuān lónɡ chè xiāo qiǎo 词句段运用 你发现了什么?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形容声音的词语 形容声音大: 形容声音小或者没声音: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小组同学交流: 读到这些词语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听到了什么声音? 读到“响彻云霄”时,我仿佛看到了“神舟飞船”发射升空的场景,倒计时结束,只听一声巨响,火箭直入云霄!“响彻云霄”就是那种感觉。 一看到“鸦雀无声”这个词语,我就想到了一次期末考试。监考老师端坐在讲台上,同学们奋笔疾书,教室里一片安静,只听的到“沙沙”的写字声。 读词语时,调动多种感官去感受,画面会更立体,运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词语。 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再写下来。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 · · · · · · · · · · · · · · · 先读左边词语,再读右边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吗?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 · · · · · · · · · · · · · · · 生活中常见事物 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试着用右边的一两个词语描述左边的一个事物。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 · · · · · · · · · · · · · · · 爸爸小心翼翼地点燃了烟花。忽然,“砰”的一声,一粒烟花飞上了天。霎时,天空中开出了一朵绚丽多彩的花。 雷雨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同学听,记得用上右边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哦。 下午,老天爷忽然变了脸,乌云滚滚,雷声隆隆,大雨像瓢泼似的倒了下来。一会儿工夫,地上的雨水就汇聚成了一条条奔流的小溪。 自主选择左边的一个事物,调动多感官感受、想象,把想象到的画面和同桌交流,再写下来。 班级交流,互相点评: 描写的事物是否符合实际; 是否写出了事物变化的过程; 是否用上了右边的词语。 书写提示 字的中心要在 横格的中线上, 保持水平。 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zhài fǎn tái wéi 【作者简介】 王 维 字摩诘(jié),唐代诗人、画家,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尤其擅长五言诗,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鹿柴:地名。柴,同“寨”,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空山:空阔的山林。 但:只,仅。 闻:听见。 语:说话。 返景:夕阳返照的光。 深林:山林深处。 复:又。 鹿 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空寂的山谷中看不见人影,只偶尔听到有人讲话的声音。落日的余晖射进山林深处,又洒落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诗意】 想象画面,诵读古诗,读出诗中的幽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