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41574

13.2《上图书馆》任务式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299815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3.2,PPT,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上图书馆 王佐良 1、梳理文章层次,理清写作脉络,了解作者 2、品味重点词句,赏析细节描写 3、了解作者上图书馆的经历,品味真正的图书馆之乐 4、认识图书馆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学习目标 重点:了解作者不同阶段上图书馆的经历,明确图书馆对其成长的重要作用。 难点:找出文中运用的细节描写,分析其作用领会作者的观点态度,品味真正的图书馆之乐,思考自己的读书生活。 重点难点 “图书馆” “图书馆”是一个外来语,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到我国。1894年最呈在我国《教育世界》第62期中所刊出的一篇《拟设简便图书馆说》文献中出现。我国最早的省级图书馆为1904年创办的湖北省图书馆。 其实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图书馆,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我国的图书馆历史悠久,只是起初并不称作“图书馆”,而是称为“府”“阁”“观““台”“殿”“院””堂”“斋””楼“罢了。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库全书七阁,等等。 结绳记事 甲骨、青铜、竹简 帛书、麻纸、纸 飞鸽、烽火、快马、暗号、手语、书信、旗帜--飞鸟传(飞鸽传书)、驿传(快马加鞭)、灯光传(孔明灯)等 印刷品 电子媒介类 互联网 报纸、杂志、书籍等 广播、电视、电影、音响等 网络(头条、抖音、直播等) 图书馆 媒介发展史 你多久阅读一本书? 图书馆典藏云集,走近书架,斑斓的封面是知识殿堂的大门; 走近图书,阵阵的墨香是识殿堂的华灯;走进文字,华美的文采是知识殿堂的钥匙。 图书馆是充满着诗意的,涌动性的,弥漫着芳香的,流淌着旋律的,演绎着精彩的地方,我们在图书馆中阅览书籍,我们籍中学会成长! 今天我们就随王佐良先生去看看他上图书馆的经历。 课堂导入 1.了解作者 探究新知 翻译家和诗人 王佐良(1916—1995),浙江上虞人,诗人、翻译家、英国文学研究专家。我国英语界泰斗级人物,享誉中西的外国文学专家,在英国文学、比较文学、文体学及文学翻译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跻身国际知名英语文学专家之列。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与许国璋、吴景荣曾被誉为“三大英语权威”。 主要作品《约翰 韦伯斯特的文学声誉》(英文)、《英国文学论文集》,译有《彭斯诗选》、中译英《雷雨》(曹禺著)。 翻译家和诗人 王佐良先生有句口头禅“瞄瞄”,对感兴趣的一切新内容,他都喜欢“拿过来瞄瞄”。他对中外文学和文化的广泛涉猎,开阔的学术视野,都与这“瞄瞄”有些关系。他由衷感慨:“尽管四面八方在引诱,真正的大师还是在教室里。” 1.了解作者 探究新知 2.写作背景 探究新知 王佐良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评论家,是国际上最著名的英国文学研究专家之一。在创作和翻译过程中,王佐良需要博览群书。 本文就是王佐良在回忆自己成长路上的上图书馆的读书经历,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 腹有诗书气自华,让书香一路伴随你! 随笔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感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3.文体知识 探究新知 特点: ①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②随意而谈,言之有物 ③真情实感,发而为文 ④要引人向善 ①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